刘石祯有着传奇的经历,然而在常人眼中,他更像是一名儒雅敦厚、风度不凡的长者,非常随和、热情。刘石祯已过花甲之年,他的眼睛洞察了一切人情世故以及人生的坎坎坷坷。
他不喜欢谈自己在鲁泰的功绩,更多的是讲述几十年的风雨经历以及感触。他小时候曾梦想成为一个音乐家,然而命运却把他安排成世界最大的高档衬衣色织面料生产企业的领导者。
刘石祯淡泊名利,最大的抱负就是为国家多作贡献、为创造和谐企业而努力。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内容正是“八荣八耻”,他指向此幅书法微笑着说:“这就是鲁泰的信念。”
刘石帧 鲁泰纺织董事长
刘石帧 对标日本纺织
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世界上每7件色织面料生产的衬衣中就有一件源自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合资公司在短短的时间里,坚持以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占据着世界同类产品中的领先水平。
“不做则已,做就要做世界最好的产品。日本纺织技术很先进,要以他们为目标,超越他们。”刘石帧有自己的雄心,他也有把理想落地的办法:“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工作上必须严谨,不能说大话、空话,要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去经营企业,每做一件事,首先要想到国家、社会、员工和股民。”
“跨界”董事长
翻开鲁泰的发展历史,一个意象在眼前悄然出现:刘石祯以一种充满中国传统商人的厚道、淳朴和诚意的做事方式,精心打理着鲁泰,他征服了很多竞争对手,也征服了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心。
在刘石祯的运作下,时至今日,鲁泰在A、B股上市,拥有员工12000余人,总资产48.48亿元,共拥有从纺纱到制衣等16个工厂,是具有棉花种植、纺纱、漂染、织布、整理、制衣综合垂直生产能力的纺织企业集团。从2004年到2006年,企业连续三年都有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的称号,2006年企业还成功研发出300支纯棉色织面料,是世界纺织行业的一次新突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鲁泰产品覆盖全国各省区,并销往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等3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棉纺织(色织)企业排名中名列第一,生产量占全国高档色织面科的30%以上,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
鲁泰的前身是淄博第七棉纺厂。1987年,刘石祯以一个煤矿厂长的身份跨越了行业的界限,担任了该厂厂长。没多久,深具战略眼光的他审时度势,确立了与外商合资、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目标,决定和泰国泰纶纺织有限公司合资办企业,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具震撼力的举动,在排除种种困难之后,于1990年成立了我国长江以北第一家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
他在与泰国股东多年的合作里,以扎实的工作和诚信取得了泰国方面的推崇和信任,据说凡是需要泰方股东签字的文件,几乎没有任何质疑询问就反馈回来了,泰方股东称:“刘
先生斟酌考虑过的事情,我们根本无须再花费时间探讨了。”
品牌经营佼佼者
近几年来,在高成本和低价格的双重挤压下,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利润越来越薄,部分企业为了争取国外订单,走入了竞相压价的怪圈,为此行业发出呼吁:企业要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对此,刘石祯很早就认识了品牌的作用。他有这样的一个愿望:把鲁泰打造成世界最好的品牌。刘石祯并非纺织专业出身,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外行”。但就是这样一个外行人,
很早就确立了“名牌战略”。
刘石祯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非常注意从各个渠道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引进有“世界格子大王”之称的日本藤原英利先生,就是刘石祯最满意的一个大手笔。刘石祯的诚意打动了藤原英利,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长达10年的合作。藤原英利成为鲁泰长年的高级顾问后(后来还成为了鲁泰的董事),将日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鲁泰人。他不仅自己夜以继日为鲁泰而工作,还时常让自己的太太义务为鲁泰工作。
正是以藤原英利为首的一大批专家人才,将鲁泰带进了一个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更高层次。2006年,鲁泰开发出300支纯棉色织面料,这是世界纺织行业的一次新突破,此前
国内最高纱支为240支,国外是260支,鲁泰成功研发出300支,可以说代表了世界纺纱技术的最高水平。
技术创新是鲁泰名牌战略的驱动力,在不断创新信念的带动下,鲁泰产品在国际棉纱市场被日本、泰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的买家高度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