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新一位思维最活跃具有现代管理思想的人,他将一个沉稳有余但活力欠缺的老国企,在短时间内再次焕发青春,这让人不能不敬佩他的才能。凭借着自己清晰的市场决断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他既当战略决策家,又当实干家,以全部的精力向市场发起冲击,成就了青岛纺机今天的强势地位。
他是中国纺机行业最年长企业的年轻掌门人,有着现代管理思想,明确提出了向客户提供更大价值的理念,并为此不懈努力,直到让客户确信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冀新发扬了青岛纺机的良好传统,用管理流程的创新创造持久的优势,用出色的产品和服务来改变企业的竞争地位,这也让青岛纺机再次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冀新 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冀新 老国企里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的老国企,冀新上任以来,不仅继续发挥了青岛纺机传统的优势以及资源,更是以少壮派企业家特有的胆识和思维,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感知、深厚的技术和现代管理学功底,让青岛纺机在近几年不断地的超越与创新,市场业绩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之路。
“宠儿”归来
作为国企,青岛纺机一直是计划经济的“宠儿”,养成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惰性心理和思维方式,到90年代初期,面对市场竞争,企业陷入困难境地,一度成为市场经济的“弃儿”。
1992年,青岛纺机在市场的强烈冲击下,面临诸多问题,国内外市场待开发,观念、技术和管理都有待跟进。冀新上任后,超越计划体制下业务模式的束缚,围绕客户需求,组织资源配置。
他首先确定自己的核心客户是哪些,并构建相应的价值主张,使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更切合客户的期望。然后,他进一步对公司的能力以及服务的细分市场进行延伸,包括为现有的核心细分市场开发新产品,把服务对象延伸到有类似需求的客户群。再有就是对公司能力和细分市场进行拓展,培育全新能力或者开发全新的核心客户群。
青岛纺机一直把人才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从技术骨干系统来看,在充分发挥其攻坚作用的同时,还注意发挥了高效操作人员和骨干员工的创新作用。从管理层来看,从企业高层领导到中层领导,再到基层领导,都是创新的带头人。青岛纺机凭借着精干高效的组织,以及适应自身特定的管理创新,有效地把企业各发展阶段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起来,企业的战略定位,都达到了与市场需求合理的结合点和理想的结合点,因而获取了合理效益和最佳效益。
企业始终如一的真诚服务,不仅与客户构筑了牢固的合作友谊,为自己带来了更好的信誉和更广阔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青岛纺机由“弃儿”再次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创新制高点
作为老牌梳棉机生产基地和国内首家成功自主研发自动络筒机的企业,青岛纺机始终警醒自己要把危机感转化为创新的动力,由此巩固自身原有的产品优势,努力谋求对未来市场的掌控权。
青纺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致力于产品开发和科技进步,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他们对原有主导产品梳棉机以及纺织用电动机、金属针布等配套产品,不断进行自主开发和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了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
在此基础上,青岛纺机的领导班子以为客户和企业自身创造价值的飞跃为核心,扩展已有的产业边界,开拓新市场,企业又研制开发了非织造布成套设备,成为另一个富有市场潜力的跨行业的主导产品,已累计生产销售各种不同配置的非织造布设备50余条线400余台(套),实现销售收入1亿余元,为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今天,青岛纺机已由原来的单一产品发展成四大主导产品,定位皆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
与此同时,青岛纺机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改造纺机装备制造业,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从90年代末期,就开始实施了CIMS工程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设计、工艺、制造、管理、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换代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并在生产、采购、库存、销售、财务、质量等管理环节全面推行了ERP管理,通过功能扩充和系统集成实现较高级的应用与管理。
青岛纺机的非织造设备开发设计目前已站到一个高点上,致力于在高档产品方面取得新突破。青岛纺机已成为国内唯一有能力生产高速杂乱型非织造布梳理机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