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陆亚萍:加大对纺织行业实体店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品牌工程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21-03-11 评论(0)

      

    陆亚萍:加大对纺织行业实体店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品牌工程
     

    心声

      

    陆亚萍:加大对纺织行业实体店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品牌工程
     

      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陆亚萍在本次两会上带来了多样化多层面,关注行业贴近民生的5项建议。她表示:“我对2021年充满信心,相信纺织行业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关于恳请国家给品牌实体店减免税费和财政扶持的建议

      多年以来,受电商潮线上消费的冲击,让国内品牌实体店元气大伤。去年以来,品牌实体门店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重创,致使品牌实体店购销两旺的常态一去不回,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百货零售实体门店都面临生死存亡的挣扎期。由于疫情病毒株反复变异蔓延,给品牌实体店的生存雪上加霜。房屋租赁、投资成本、人工成本、税费成本、商品成本、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客流日少,收益日减,80%左右的品牌实体店处于亏损煎熬的状态。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品牌实体店减免税费,给予财政支持,让品牌实体店走出息业、停业、倒闭的窘境。一、建议政府部门对实体品牌店出台减免税费和财政支持措施。让实体品牌店能享受电商相同的纳税待遇,减免税费,免收其它规费,减轻企业成本支出,缓解企业资金链紧绷状态。二、各大银行要加大对品牌实体店资金信贷扶助力度,降低贷款利息,延长还款周转期限。三、政府部门应通过财税、融资和设立国家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帮助、促进品牌实体店的发展,使品牌实体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四、政府部门应加大金融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品牌实体店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评估体系,解决品牌实体店的融资难问题。五、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向品牌实体店收取任何费用。无权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要求品牌实体店提供各种赞助。

     

      关于放宽商业地产限制政策,助力实体商业发展的建议

      要是说网购已然成为实体商业发展中的一大“瓶颈”,商业地产的政策限制则已成为制约实体商业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在我国有种别之于其它一些国家的“怪现象”,用于经营的商业物业在房屋投资市场遭到鄙视,甚至已在当下被视为麻烦地产。远不比过去“一铺养三代”时代吃香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同地段的住宅物业行情节节攀升,可是市口更好的商业用房却在商业形态变迁中渐成“烫手山芋”,如100多平米交易面积实得七八十平米的住宅或可卖到3万元一平米,而交易面积60平米实际通过“偷面积”或达100多平米的商业用房售价可能不到2万元。问题在哪里?大家都知道,或是不适时宜的政策限制所导致的。如本身意义不大的地权使用年限由70年减为40-50年,如用电用水等价格要比住宅高那么一点点,如买小面积的住宅可迁户口可买大面积的“商房”却无端被歧视,如物业转让时有些费用要“严苛”许多等等。出台上述政策或在当时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但在鼓励创业,实体商业困难重重的当前情况下,我们应该顺势转变思路、顺应发展变化要求,及时调整、创设与时俱进的政策措施,做到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同向。如物业产权年限完全可以与宅产享受平等待遇,若“扶商”一把可象征性地将产权年限比之宅产增加数十年;如水费电费等则可完全与宅产一致,现实中大大小小的“自我松绑”其实已使这一政策支离破碎;如卖商产不给户口,这种“拒”商政策已演化成发展细节中的小小败笔,该改改了;如物业转让税费等偏高是不是有“政策打压实商”的嫌疑,也有点过时了。通过上述匡正商业地产地位的做法,虽然不能一下子改善我国目前有显尴尬的实体商业困局,但或许有“提振”作用,也可与一些发达国家商业地产情形接轨。政策压力小下,经营成本低了,优惠条件多了,与网商的各种不平等缩小了,实体商业也就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关于加快推进我国“艺术品金融投资”发展的建议

      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要成为文化强国,必须做到的两条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有关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就目前我国情况看,在文化强国道路上还有很多障碍,如文化产品不那么值钱,如有文化的少产业、有产业的少文化,如文化在民众家庭中的占比“严重不足”等等。近年来,作为文化走向产业、走向民众的重要通道,“艺术品金融”已受到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已成为中国文化快速崛起的标志性工程。可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其路坎坷,并已影响到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这里根据本人调研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应将“艺术品金融”作为文化强国一大内容。

      文化强国的最好状态是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无论对国对家。而文化强国必须让全体国民积极参与。就目前我国家庭投资情况看还没有从纯物质时代进化到硬软“双实力”齐头并进的时代。中国民众70%左右资产挤在房子上,还有部分在股票上,在艺术品领域的少之又少,不像一些发达国家,这样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30%。时代在变,艺术品投资的最佳方式已从家藏变为“金融”。因此,艺术品金融也就应运而生。其实,国家有关部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制订了一些推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问题是我们给的政策力度还不够,我们对其的价值认识还不足,我们在碰到困难时解决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我们应将其作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因为她承担的责任,不仅有文化,还有产业,集中了国家和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指标。在此,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将其作为为房产和股票之外的第三大资产市场去打造。

     

      二是应促使各类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规范发展。

      艺术品金融投资需要各类完善的产权交易所呈现。前几年,作为内含文化和产业双利好的新经济事物,其蜂拥发展,难免带来一些问题以至乱象,引发全国性的行业整治,这很有必要,但并不能因噎废食,整治后需要的是规范发展,但现在的状况是,整治带来了停滞,还有些许的倒退。不少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收藏已到了谷底,甚至已现无人问津其价跌进材料价的窘境。如一件价值不菲的古董艺术品短期内其价贬为几年前的一个零头,不到十分之一;如国家邮政发行的一些邮票品种,不少二级市场是低于面值一大截在销售;如中国人民银行权威发行的金银币竟被商人熔化制成饰品后叫卖等等。在这种恐慌蔓延的投资、收藏氛围中如何造就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怪不得现在即使“房住不炒”也挡不住一些人的冒险之举。这有待国家有关部门不能一整了事,而要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出台政策,让其尽快回归正道。

     

      三是要给艺术品金融投资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

      艺术品金融投资并不是一种民间行为,需要政府顶层设计,需要良好的政策配套。如在国外有些国家或地区,艺术品可以如房产一样作为标的抵押贷款,可是这在我国提上议事日程多年后一直不见下文。类似的政策细节,肯定影响到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如果价值数十万元的房产能得到金融的认可,而价值数亿数十亿的艺术品却被视为弊帚,这是绝对不正常的事情。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