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秦大乾:盘活夕阳产业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13-10-20 评论(0)
        生长在江南古镇塘桥镇的秦大乾,谈吐儒雅,为人随和,与他交谈,似乎感受不到人生潮起潮涌的传奇。然而,秦大乾的心底包藏着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大气豪志。
        他兼并数十家企业,竟然全部改造成功,化困境为神奇,他将一个弱小的民营企业在短短十几年内发展成一个大型企业集团。
        天性好强、要求上进的回报。不满足现状,喜欢挑战,想干一番事业,这是秦大乾的个性,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华芳集团能从一个小打小闹的作坊演成为为行业领头雁。


    秦大乾 中国华芳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秦大乾 盘活夕阳产业

        秦大乾刚毕业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时,由于没有背景只能回家务农。他做过生产队长、大队民兵营长,担任过乡里的经联会文书,后被借调到苏州地区纺织工业公司工作。
        三年后,他回到家乡塘桥镇,被任命镇办色织厂厂长,由于管理有方,一年后的1985年后又调到化纤纺织厂(华芳集团前身)担任书记、厂长,从此开启了华芳的扩张时代。

    兼并重组
    重在创新

        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说,涵盖棉纺、毛纺、针织三大系列,棉纺、色织、织染、毛纺、针织、服装等六大产品的架构意味着什么?这首先就意味着一个超高难度的管理模式,而这是中国华芳集团的现实。
        华芳诞生于1975年,但一直是一个不大的工厂。直至1992年始,这个小厂在短短十多年里就形成了棉纺产量世界第二、毛纺产量世界第一的震撼性规模。不过,这并非华芳自己“快干猛上”的投资膨胀所致,而是当时当地政府要求它兼并重组周边的二十多个工厂而来的。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华芳先后兼并了2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日子不好过的纺织同行,也有钢材厂、铜材厂。华芳兼并的地域也由塘桥向周边镇延伸,1998年收购了妙桥麻纺厂和妙桥毛线厂,第二年,华芳收购了凤凰德顺毛纺厂和江南丝织厂。
        在那个年代,很多产业的大集团都因为这种“拉郎配”而拖垮了集团自身。而华芳一个小厂却能兼并一家、做活一家,这其中无疑关键在于秦大乾的领导艺术。
        由于华芳掌门人秦大乾的低调性格,华芳虽早已上市,但也只是把整个产业群组中的一小部分棉纺装进上市公司里而已,所以从未有人看清晰华芳的全貌。
        事实上,华芳能够让成长在外界看起来是迅猛膨胀的,实际上却是稳打稳扎的,这根源于秦大乾对于产业的走势把握得非常精妙。秦大乾以创新之手组合那些机器设备、劳动工人、棉花毛料等琐碎的经济要素,其实践路径及其厚实作风赢得了政府、业界的一致信任。
        在庞大的规模效应形成后,秦大乾又及时地将着眼点投置于“下一轮经济,怎么做强、做优才重要”的视角。所以华芳也开始改变用人观念,开始要外聘空降兵,其棉纺新任总经理就聘请了香港著名职业经理人、原来福田的黄叶佳先生。
       
    趋势的价值

        新世纪刚开局,秦大乾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在产业升级中,实现了惊人的跳跃,共投入30亿元巨资,大规模建设、大规模引进。在塘桥建设了占地650亩、8只大型车间共计60万棉纺纱锭的华芳金田棉纺公司,成为了塘桥一道亮丽的风景。
        与此同时,华芳还在市区、塘桥新建办了占地700亩的色织布、织染布、毛纺织染分公司。这2个新区,引进了成套成批意大利、西德等发达国家国际顶尖喷气织机、剑杆织机2000多台,年产各类色织布、织染布达1亿多米。
        秦大乾还实施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本扩张的战略,跨入2006年,华芳棉纺产业在拥有200万锭能力的基础上,在新疆石河子开工建设50万锭棉纺企业,同时努力实施产业延伸,扩大终端产品生产规模,引进800台喷气织机扩大色织布、织染布产能,并且目标向服装发展,在目前形成的年产针织服装450件,机织服装150万件基础上,加快扩大服装产业发展,准备与国际知名品牌,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培育自己原创技术,打造华芳国际知名品牌,从而力争到2010年,形成服装2000万件的年产能力。
        正如党委办公室小刘说的,秦大乾一直对产业形势有非常前瞻的把握,许多行业导向刚提出来,华芳已经在做了。
        面对先进设备对人力资源的新挑战,面对知识经济浪潮的扑面而来,秦大乾把以人为本、提高全员素质作为现代化管理的根本。早在集团公司组建时,他就提出了:“时刻超越自我,智强开创辉煌”的管理理念。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