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海宁市许村镇党委书记姜仲民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13-10-28 评论(0)
        姜仲民是位哲学专业出身的镇党委书记,每天早晨,他经常拿着水杯站在镇政府办公室朝南的落地窗前,望着对面一片已经被广告牌包围、即将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居民区。
        曾经,许村镇是嘉兴最早兴起个体私营经济的乡镇,也是嘉兴首个工业产值上百亿元的乡镇,被喻为“嘉兴第一镇”;如今,向南紧邻杭州下沙城区,向西与杭州余杭区临平城区无缝对接的许村,被人们称为“连杭发展第一镇”。作为镇党委书记,姜仲民一天中,除了要奔波于各种会议之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倾听集群内各种企业的声音。
       
    海宁市许村镇党委书记姜仲民
       
        从2009年上任许村镇党委书记以来,姜仲民就已经为了许村这个“中国布艺名镇”的转型升级而绞尽脑汁:“原来,我们很多家纺企业以注重外销为主,2010年以来,随着内销市场的兴起,许村很多企业已经越来越注重国内市场的开发,因此,许村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大课题。”
        “如今,中国东部许多的家纺产业集群可能都和我们一样,面临资源要素紧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难题,在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增加、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厂房,打造自己的品牌,建设成熟的研发团队、有具备高度凝聚力的管理团队,等到许村有了越来越多这种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家纺品牌的时候,我们产业集群也就实现了产业升级。”
        姜仲民说,关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他有很多的想法,那是他理想的一部分,“我曾经在很多次和企业交流的时候,都说过,只要你做得到,只要你有本事能做好,政府就可以给你提供全力的支持。
       
        上海?上海!
       
        2010年3月的一天,许村的十几家企业共同积聚到了镇政府大楼的会议室,他们要讨论的,是4月2日-4日即将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以下简称春夏家纺展)。
        近几年,随着许村家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村人走出去的想法愈演愈烈,从最开始的抱团参加上海、深圳的家纺展,到与其他的产业集群探讨共同举办展会,许村人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展会,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事实上,春夏家纺展的最终得以落实,经历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论战”。副镇长沈小明回忆说,当初谁也不知道这个想法能不能落实,又能不能达到企业想要的效果。最开始的想法,现在看起来像是有点摸着石头过河。
        近两年,几乎每一次外出展销活动,镇党委书记姜仲民、镇长祈建强都会跟企业一起去现场。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以及自己的现场调研,他们已经深深的意识到,现有的展销平台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最终,企业的需求、地方的推动、中国家纺行业协会的支持,三者的有机结合,最终促成了春夏家纺展的举办。“春夏家纺展的举办对于许村镇的家纺企业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姜仲民说道。
        在那天的会议上,很多企业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2012年的展会时间能够再提前些,希望企业能够拿到的展馆面积更大些,希望主办方在邀请观众上能够再更花些心思等等等等。
        作为当天会议的主持人,海宁市家纺协会会长、浙江颐佳爱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铎馨认为,很多企业的想法都是非常可行的,春季是家纺产品的订货旺季,选在这时举办家纺展对企业的销售更为有利。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好现有的这个平台,把内销市场充分的发掘,同时,在国内真正树立起许村“窗帘布、沙发布”之乡的品牌。每当人们想到窗帘布、沙发布,就能想到许村。
        4月2日这一天,许村一百多家家纺企业会集体亮相上海的国际展览中心及世贸商城,近一万平米的参展净面积,新的企业形象,新的企业诉求,来自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生产商和采购商们将看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许村家纺产业集群。
       
        城市化的征与战
       
        近几年来,许村先后投入资金近3亿元,加快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许村镇政府前的人民大道,笔直地向西延伸,与余杭区的人民大道相接,如今从这条路进入余杭,只要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而沪杭客运专线海宁境内唯一的站点——海宁西站位于许村镇报国村,作为海宁市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许村镇由此跨入了高铁时代,许村融入大长三角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
        “零距离,这是许村与上海最贴切的描述。对于许村的整体发展而言,高铁意味着许村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在说到许村如今的环境时,副镇长朱燕刚表示。
        除了许村副镇长的职务,朱燕刚还担任了杭州临平新城开发办的主任助理职务。海宁市许村镇与临平新城仅有一条田埂之隔,由于历史原因,两地还有不少彼此牵绊、地域界定参差交错的“插花地”。如何解决这些“插花地”,如何利用这些“插花地”,成为两地共同探讨的问题。
        “和许村接壤的临平新城南部区域,定位是一个高品质的商务中心,而这些‘插花地’以前因为远离许村镇镇区,不管在规划和配套上,都和未来的新区不在一个层次。”作为“插花地”问题解决过程的直接参与者,许村镇副镇长朱燕刚认为,是双方共同拥有的发展欲望,让大家最终找到了一种问题解决的途径,成就了一项“区域城市合作的典范”。
        “正是对这些‘插花地’的开发建设,点燃了许村接轨杭城发展的引擎。”朱燕刚说,借力临平新城的发展,许村镇已经明确了与临平城区实现一体规划、联片发展的目标,目前正在实施的5.1平方公里临杭新城区块的开发,作为许村镇城市化的核心区域和试验田,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所有土地已经完成征迁,整个区域的房屋拆迁达到57万平方米,为推进城市化发展在空间上做好了积极的准备。
        毫无疑问,城市化,已经成为了许村在未来发展的主线。而如今,无论是从区位、产业、人口和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来看,许村镇都已经具备了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各项基本条件,许村人也已经开始着手城市化的实践。
       
        “金凤凰”的建议
       
        在许村镇位于人民大道2688号的镇政府大楼里,有许多人都和姜仲民、祈建强、沈小明、朱燕刚一样,在为着许村的发展而默默无闻的努力着。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那就是,希望许村的明天能够更加美好。
        “如今,许村的企业发展跟前几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用工很不方便,有的企业的普通工人工资增长高达20%~30%,有的挡车工2011年初的工资已经上涨到3500元/月,这就逼得企业不得不依靠装备升级来减少用工量,改进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不过,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这也是必然。”
        2010年,许村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共有239家,规模以下纺织企业9061家,各自完成工业总产值75.97亿元和107.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14%和3.28%,实现利税总额分别为5.99亿元和5.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98%和-6.62%,实现利润分别为3.24亿元和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73%和-6.21%,其从业人员分别为12150人和38975人,工业总产值183.66亿元。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村就以家家出老板,户户都是个体户闻名,但是集群发展到今天,个体户的总量在减少,尤其是发展不科学的高能耗企业,他们本身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沈小明告诉记者,在过去的2010年,许村镇政府积极引导落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节能降耗指标对集群内的企业进行严格把控,同时,对集群内的优秀企业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予以鼓励,“作为一个由家庭工业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把产业集群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引导我们的村镇经济向有序、有质、有利的方向发展。”
        “许村的发展不要天女散花、不要大而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许村的特色让世人都记住。”海宁市家纺协会会长、浙江颐佳爱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咬强说道——他们,都是许村飞出的“金凤凰”。
        他认为,“海宁家纺是许村一个长期的富民产业,许多年来带动了许村镇的城镇化建设和海宁家纺城的活跃交易,同时促进其它产业良性发展。海宁许村家纺生产基地和海宁中国家纺城共生共赢,倘若生产基地的生产及产能受到严重影响,反过来也会使中国家纺城产品的供应和辐射能力陷入疲软。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实,作为协会而言,我们的压力很大。许村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基地,到如今自主品牌的兴建,产品结构的调整,再到整个家纺市场的升级,这不仅需要企业从自身做起,也需要我们协会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努力。”
        在曹铎馨看来,现在的企业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洗牌,是如今全国的产业集群都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有市场定价权,产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当前洗牌的大环境中更容易存活,相对应的,那些还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打造自主品牌,不断地整合产品,利用销售渠道进行全方位的推广。”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