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每个纺织人都是战士!中产协发出提前复工保障物资供应倡议书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20-01-28 评论(0)
        127日,正月初三,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产协”)放弃了春节假期,正式恢复办公,投入到了协调解决口罩、医用防护服等物资供应的紧张工作中。据有关人员介绍,相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原辅料供应、物流等问题均可以联系协会,协会将协调各种资源帮助解决,或汇总后反馈给相关国家部门予以解决。在此之前,中产协还对会员企业发出了“提前复工保障物资供应”的倡议书。
    疫情无情人有情,全国上下纺织人在行动,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击庚子年新春的这场疫情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肩负着纺织人的担当。



    工信部急调研

    中产协速行动


    123日,农历乙亥年腊月二十九,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带队赴天津调研口罩、消毒除菌用品等企业生产情况。苗圩在现场表示,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目前很多企业停止休假,加班加点生产。现有30多家企业复产。产量达到一天800万只以上,保障市场供应有底气有信心。
    苗圩调研的口罩企业是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4条专业用于口罩滤材的生产线紧张忙碌。企业近两天的接单量约450吨,相当于平常两个月的接单量。
    123日上午,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京组织召开会议,京东、阿里、多点等电商和产业用纺织品、洗涤用品、医药企业管理等有关协会代表参加,共同研究近期疫情防控物资的供需对接。会议强调,行业协会要加强对本行业物资储备、生产情况的摸底工作,动员企业抓紧复工,加班加点生产相关紧急物资,全力以赴做好武汉等重点地区防疫物资的保障工作。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产协会长李陵申和中产协副会长李桂梅就口罩和防护服库存及生产情况做了汇报。
    126日,中产协会长李陵申陪工信部领导到新乡口罩、防护服生产基地现场调研解决问题。

    自觉上岗复工

    多家防疫产品生产线已经重启


    连日来,中产协及时与工信部和骨干企业、仙桃产业集群组织生产调度,并强调质量保障和价格管控。
    “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仙桃市加强防护用品生产和储备保障,确保相关物质供应充分,维护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山东俊富非织造公司、思迈(青岛)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新乡华西卫材有限公司、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苏州特茵不织布有限公司、河北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日照三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上海枫围、四川友邦等一批企业纷纷取消春节假期,众志成城,义无反顾投入到加班生产中来,连续24小时不停歇。北京邦维将多次使用防护服、护目镜等紧急物资运往湖北;稳健医疗发布声明函,郑重承诺:绝不涨价,保证质量,扩大供应;苏州特茵、邯郸恒永、日照三奇响应号召,立即将给国外客户订单生产的防护口罩先投放到国内市场来。作为口罩上游原材料设备制造企业,博路威机械(江苏)有限公司也在加班生产中,为了春节后有更多的口罩可以发货,争取及时将设备在客户现场运行。

    江苏恒健

    3倍付工资,口罩原价卖


    124日是农历乙亥年除夕,正值万家团圆时,可位于江苏扬州广陵区头桥镇的江苏恒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内却一片忙碌景象:用于口罩生产的制片机、自动点焊机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工人们忙着装袋、打包等工序,厂区里货车频频进出。“为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我们春节停止了休息,以3倍工资召集就近工人全力展开生产。”公司负责人朱虹宇顶着黑眼圈沙哑地告诉记者。


    贝里南海

    24小时不停产


    124日正值除夕,本是阖家团圆之际,广东佛山南海九江口罩无纺布厂里,却一片热火朝天,一大批工人选择回到生产一线。贝里集团南海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下称“贝里南海”)是口罩和防护服原材料生产企业,为支援抗疫,从122日起号召工人春节不停产,返岗加班保障口罩和防护服原材料的供应。
    目前,贝里南海一天可生产80吨无纺布,基本达到满负荷运作。当前每天生产的无纺布材料,预计可制作40万件防护服、100万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或30万至50万只N95口罩。


    三奇医疗

    300余名工人24小时不停机


    123日,腊月二十九,三奇医疗还在招工,厂房和车间里的工人几乎是在小跑着工作。公司车间主任安丰东介绍,现在全厂全员加班,300多人没有一个请假回家的。
    公司办公室桌上放着一份红头文件,它吹响了三奇医疗全力冲锋的号角。“自2020123日至210日,每日提供100万只医用外科防护口罩,5万只医用防护口罩,0.5万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供应湖北地区。”
    安丰东昨晚只睡了三四个小时,眼睛里的红血丝若隐若现。他说现在一般员工从早上740到晚上9点半,几个值班的要留在车间干通宵,主要生产生产医用外科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三个车间都是人停机不停,24小时作业,一天能产100万(只)到150万(只)。”
     

    泰达洁净

    最大限度保障疫区及疾控需求


    124日除夕,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等一行来到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视察口罩滤材生产情况。
    泰达洁净专业从事口罩滤材的生产,作为口罩滤材的生产企业,泰达洁净紧急调动所有资源,取消员工春节假期,加班加点,连续24小时不停歇,日产量可供约700万只口罩,以最大限度保障疫区及政府疾控的需求。
    苗圩参观了正在全力生产的几条口罩滤材生产线,对泰达洁净的积极应对及社会责任感表示肯定,并针对全国的口罩生产情况作了重要讲话。
    苗圩谈到,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专门的批示指示。工信部立即行动起来,负责疫情的物资保障供应。现在从口罩来说,产能没有问题,全系列的口罩国内都能生产。接到命令,30多家企业开始复产,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复产后口罩日产800万只以上,最大产能是2000多万只/天,还有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口罩的供应是有保障的。
    随着疫情的发展,泰达洁净120日进入疫情准备,进行原材辅料的储备和拟定排产方案。据悉,121日和22日,两天的接单量约450吨,相当于平常两个月的接单量。
    除了口罩之外,泰达洁净还有消杀用品、防护用品、医药,这些公司都在有条不紊的生产。


    国药器械

    捐赠290万件医用防护物资


    春节除夕夜、万家灯火时,但是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接到武汉紧急求援物资消息后,国药集团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器械”)协同河南亚都加紧应急物资生产,支持武汉抗击疫情。大年初一凌晨两点,满载国药器械、河南亚都捐赠的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帽、医用手套共计290余万件疫区急需医用防护产品从河南长垣开赴武汉。
    接到国药器械通知后,河南亚都快速反应,在一天内召集到300多名员工返回一线,夜以继日地投入生产,并协调经销商调配多批医用防护产品,集中捐赠疫区。
    125日凌晨,员工们加班加点,将国药器械、河南亚都的首批捐助物资——2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200万只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50万只医用帽、20万只医用手套,共计290余万只疫区急需医用防护产品装车发出。
    运输车辆疾驰在送往武汉疫区的途中,在大年初一13时抵达武汉,交付湖北防控指挥部快速供应相关医疗、疾控机构使用。

    达利丝绸

    不计报酬为武汉纺大师生添安全屏障


    124日凌晨,首批2000余只口罩从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通过顺丰快递被紧急运往武汉纺织大学,在特殊时期为当地师生增添一道安全屏障。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众志成城,上下一心,从医务人员到企业员工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贡献一份力。123日晚,位于新昌的达利丝绸接到校企合作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的求助,告知当地师生急需口罩,希望得到帮助。
    当晚,36名新昌本地员工主动站了出来,放弃休假,自发连夜返回工作岗位赶制口罩,并连夜将口罩包装妥当,将2000余只口罩寄往武汉。“员工们听到消息,主动赶来加班加点制作,不计报酬,我们也将这批口罩第一时间运送到疫区,免费支援,贡献我们的一份力。”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宇说。浙江新昌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2000只口罩通过顺丰快递运往武汉纺织大学。2000只口罩是36名新昌本地员工连夜赶制的。经过一夜赶制,24日早晨2000只口罩通过顺丰快递驰援武汉,免费送给武汉纺织大学的师生。天佑武汉,致敬平凡付出者。
    孙宇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根据武汉方面的需求,计划年初三开始生产口罩免费支援武汉。


    金三发

    帮助国家解决困难是我们应该做的


    125日,大年初一,位于浙江长兴的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员工返厂。26日凌晨,还处于假期的员工已陆续返厂,重启设备,保证非织造材料的生产供应,为下游企业口罩、防护服的生产做出保障。
    全自动纺熔V型生产线是金三发今年一月份刚投入运行的新装备,这条刚刚“休息”的生产线今天又被紧急启动。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纺熔产品部总监强新辉告诉记者:“今天早上7点钟正常开始生产,我们这个生产线最高转速是650米每分钟,每个小时的最高产量是2吨,也就是说一天可以生产45吨布。”
    因为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线运转只需要保证7名员工到岗,目前所有工人已经到位,都是长兴本地员工。现在加工生产的非织造布主要用于医用口罩生产。
    “新型肺炎防疫,对我们公司的卫生材料产品有很大的需求。”企业员工叶敏今天早早就来到公司,他说大家都很自觉,大年初一就赶来复工,“我们保证会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华荣表示,企业一共有八条生产线,都会逐步开动起来,可以生产每天有200250吨左右。生产线全部运转后,金三发公司的产量就能可以满足50家以上的口罩和防护服企业所需。“平时做口罩的话是95%出口于美国、欧洲和日本,把出口这块拿回来,婴儿尿裤这块的份额减少一点,满足这次的疫情需要基本没有问题。帮助国家、帮助社会解决困难,是我们应该做的。”
     

    安踏集团

    捐助抗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


    疫情牵挂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企业公民,安踏集团积极响应,快速决议行动和调配资源,于125日作为首批捐资企业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于126日早上,在中华慈善总会收款帐号公布后第一时间付款到位),在其机构内下设“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救助及奖励专项基金”,用于救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奋勇作战的一线医护人员,奖励表彰在此次疫情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线医护人员。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医护人员是救助工作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人道主义精神可歌可泣,他们战斗在最危险的一线,保证他们的安全可以救助更多的患者,他们是我们应该关注和大力支持的群体。希望这笔专项基金能够给前线的医务人员提供到帮助和支持。”据悉,此次捐款也将作为中华慈善总会的首批捐赠善款支援当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天鼎丰

    为“火神山”医院坚定逆行


    为防止疾病继续肆虐,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蔡甸区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养院区域新建火神山医院。
    目前,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在争分夺秒的建设中。该医院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整体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可提供1000个床位,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越是遭遇艰难险阻,我们愈益众志成城”。东方雨虹及天鼎丰第一时间成立紧急工作小组,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参与该项目工程建设。目前,建设医院用的土工布防护的物料已到位,正朝着目的地前进;天鼎丰人已就位,他们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坚定逆行,投入一线工程建设中。
    在东方雨虹集团响应部署下,天鼎丰员工紧急就位,放弃春节团聚,为一线工程建设紧急加班备货。据悉,高能环境已为医院的防渗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医废处置工程等设计施工方案,组织了湖北地区50余人的团队彻夜施工。

     

    必得福

    复工三条口罩生产线


    大年三十,佛山南海企业—南海必得福有限公司在加班加点生产口罩。“为响应国家做好应急物资供应保障工作,我们昨天下午已经开了三条口罩生产线,到位30多名工人,本地员工几乎全部到场了,包括行政人员也回来啦。”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伟其显得特别忙碌。
    邓伟其说,包括国家工信部在内的各级工信部门均在密切关注跟进公司生产供应情况,接下来几天在紧急安排协调人手,预计大年初四可到位一半的员工,目前每天可以生产10万件的口罩。作为国内手术衣的最大生产企业之一,每月可供应80万件的手术衣。


    河南长垣

    支援武汉,重启生产


    “尽管原材料供应紧张、人工成本上扬,但我们从疫情爆发第一天就严把质量关,坚决不跟风涨价,以实际行动支援前方医疗机构。”2020124日下午,河南飘安集团董事长陈广法告诉记者。
    大年除夕,陈广法办公室里挤满了一屋人,送走一批,又迎来一批,都是要货的,“有省级医院的院长,有各地卫健委的领导,也有全国各地的业务员,最多时候站满了一条街”。
    口罩告急!医用口罩在很多地方已经脱销,甚至在一些地方,人们像买菜一样排着队购买口罩,不少药店甚至“一罩难求”。
    河南飘安集团是河南省新乡长垣市生产医疗器械企业之一。有这样一句流传已久的玩笑话:长垣打个喷嚏,全国医疗市场都感冒;丁栾(镇)一堵车,全国医疗器械要缺货。
    长垣市医疗器械同业公会会长李明忠告诉记者,目前,长垣市拥有各类卫材企业70多家,经营企业2000多家,位居国内三大卫材基地之首,“在全国,平时市场销量占50%左右、覆盖率达75%以上,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
     
    “支援武汉,复工!”由于疫情严峻复杂,订单像雪花般飞来,长垣多家企业已放假的,又重新组织员工复工。河南飘安集团一直没有放假。陈广法说,他们组织300多名工人,一天生产口罩12万个、防护服700套。
    华西卫材是长垣龙头企业之一,位于丁栾镇。前几天,该企业号召员工重新复工,口罩日产量可达10万个,防护服日产量可达1200套至1500套。
    “各种成本增加不少,但我们自己承担,不向代理商涨价,也要求他们不向医院涨价。代理商若不发往指定医院,且高价销售赚取差价,坚决取消其授权并停止合作!”华西卫材总经理崔文波言语坚定。
    不仅如此,在长垣市,还有健琪、康尔健、安克林滤业等企业,也都在克服原材料供应难、人工成本上涨等困难,竭尽全力尽量满足医院和市场需求。
    感动一直都在。长垣另一家知名企业驼人集团,主导产品并不是口罩和防护服,但企业董事长王国胜列出了“防护服、N口罩、医用外科口罩”3种购买清单,“我们不生产这些,但可以高价买、平价卖,或送”。据悉,已购买了40万只用于捐赠。
    让李明忠欣慰、点赞的是,大多数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企业不仅不向经销商涨价,而且要求经销商不准向医院涨价。“特殊时期,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他说。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