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信息 |
|
【纺织人,挺住】中大市场开业待定 “菜园”断供 广东服装焦虑后的反思 | 作者:肖莹 时间:2020-03-03 评论(0) | | 随着广州白马、红棉等部分服装市场在3月1日的开业。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都在焦急的等待作为服装源头,广州面料市场的复工复业。截至记者发稿为止,广州中大面料商圈还处于等待批准复业状态。当地一批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也因此造成原材料无法配套供给,而无法正常开工。一时间,如何生存下去,如何打一场时间争夺战,成为摆在当地企业面前,无法逃避的问题。 为充分了解疫情对广东省服装行业的影响,集思广益寻找产业复苏方案,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与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策划了2020广东服装大会“云论坛”,采取定向邀约专家评论与自由发言相结合的形式,抛出系列话题进行深度探讨。 在一场题为“专业市场对产业复苏的重要性”的话题中,众多行业人士留言,共同探讨:“市场延迟开市对产业链条各环节有哪些影响?对市场开市后促销有哪些建议?市场下一步的走向如何?行业随之而来又将有哪些变化?”等多个问题。
 停业的“菜园” 绕不过去的广州中大商圈 云论坛中,一家时尚女装服装工作室总经理留言道:广州中大面辅料市场就是众多服装企业的“菜园”。没有它,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上下游合作商也都不能复工开市。尤其对于批发模式的服装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现有的销售市场不能开市,使得我们不能销售,产品滞销积压,同时下游客户不能正常运转。 一直以来,中大纺织产业商圈是广州130多个服装市场的源头,是纺织行业完整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拥有59个分市场、商铺约2.3万间、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经营品种超10万种,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关联产业人群超过200万人。 上世纪80年代,中大纺织产业商圈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起,经历30年风雨历程,现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首屈一指的面辅料纺织品交易集聚区,年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 作为服装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疫情之下,服装专业市场不能复业对于供需两端的影响是巨大的。市场延迟开市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意味着有大量订单无法快捷地对接到生产厂家手中,而没有订单,整个产业链就会出现半停摆的情况,只能完成一些积压的订单。 广州中大纺织圈集聚来穗人员约15万人,其中湖北籍的人员有5.2万人。此前中大纺织商圈、广州国际轻纺城等向商户及客户发送推迟开市的通知,并表示开市日期另行通知。由于中大纺织圈及周边城中村湖北籍从业人员众多,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原计划于2月6日开市,现推迟开市,为保证通知工作的落实,每天下午4点,要求各单位向管委会报通知的具体情况。 日前,根据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分级管理要求和海珠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要求,中大布匹市场复市需视疫情防控态势而定,可有序做好复市的前期准备,其他专业批发市场积极组织有序复市。 海帝股份/绿海花边负责人留言表示,中大市场延迟开市,对于越是下游的生产环节比如花边面料企业来说,越是处于被动地位。服装市场是看天吃饭的,疫情导致春季服装交易量下降,产生的积压库存影响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甚至造成大量亏损。同时,对于消耗品类的服装产品比如内衣、袜子等,则会产生一个相对的供给不足。
 春天已到,无处安放的春装 一位服装企业家忧心忡忡的表示:“由于广州市中心的服装批发市场都还没全部复市,仓库积压的春款货品堆积如山,不知如何销售出去,成为烫手的山芋,眼看三月到来之际,春款一动不动,心急如焚!” “我公司一直以针织T恤和卫衣、毛织、棉衣羽绒等单品定向开发和生产供应为主。主要销售广州、杭州以及武汉。武汉的市场目前暂时不做打算了,而杭州、广州的服装企业也还没有复工。年前备的夏装T恤现货有150万件,当时是用尽了供应链的优势做到最高性价比。目前货在杭州,眼看夏天的正常销售季节已到,这批货该怎么销售出去?”一位在广州的创业的湖北籍老板在留言中如此写道。 此外,深圳一琢YIZHUO独立设计师品牌主理人孙贵填也表示,他们2020春夏产品也已经在年前开发完毕,并生产了春季全部产品和夏季部分产品。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企业今年开春的计划。对于服装人来说,打击都是巨大且不可逆转的。服装行业不比其它行业,服装行业需要产业链才能带动起来,这就意味着疫情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租金、产品积压、工资、资金等损失仍在继续。 与主攻批发、大货等服装企业打法不同,一些专走个性化、定制化的服装品牌,是否能过避过这次危机?新商务男装品牌SUITGAME主打私人定制为主。由于是个性化定制生产,前期不备库存,也不用提前做产品开发,所以对当下讨论比较多的清库存和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影响对他们而言影响较小。但他们同时表示,目前对其影响较大来自消费端,因为原本的年后几月的销售旺季现在来看将大打折扣了。 广东服装反思: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这场不可抗拒的疫情中,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作为广州服装行业的一份子,我们是否要反思在疫情过后,服装行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广州一直在推进的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在这次危机中要如何来一场大变革?”一位服装企业负责人写到。“首先,企业的经营模式的改变是很有必要的,疫情加速了实体往线上的转变;其次,企业的经营场景是否也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优势来扩散经营,而不是一直拥挤在市中心老城区老商圈;第三,经营成本的虚高一直是服装行业的痛点,尤其虚高的档口租金更是让商家难以承受,造成市场竞争力下降。” 不因疫情的阻拦而停滞,奋而求变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突围之法。“目前,我们在人员和设备可控的珠三角地区部分供应链已经开始着手新的合作。现货想办法卖,新款想办法出。也希望通过广州服装协会的平台能够更好的把产品展现和推广出去,开拓服装行业的新模式。”那位湖北籍老板描述着他的应对之策。 广州童装商会李秘书长建议道,有危亦有机,专业市场复工复产体现行业信心,促进产业正常运作,帮助社会拉动消费。市场开业后,企业可利用直播,社群营销开拓新客户,对重点合作客户实行优惠让利政策。若市场出现交易人员流动减少视为常态,可将现货交易平台更新为产品展示平台,降低成本,利用现有直播技术整合社群、网红、新零售联营等营销模式,重振广东服装新天地。 群豪男装创始人何荣坚也表示,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将通过各方面䃼救工作把损失降低,这次经历,对于每个市场和每家企业而言,都在重构战略、重构组织,重构共生。 | |
|
 |
所有评论 |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