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领军者
作为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领军者,2019 年,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在董事长谷源明的带领下,投资1.2 亿元建设了两条高强水刺法非织造布新材料项目, 调整了水刺产品结构, 填补了公司交叉铺网水刺的产品空白, 并对国内外销售权重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019 年,瑞光实现了两化融合贯标,确定了瑞光智能制造工厂的新型能力,为瑞光集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提供了解决方案。一直以来,公司将创新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工作,2019年,公司共申请专利13 项,被授权专利21 项,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2 项。研发中心研发新产品24 个,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额的 73%,新项目研发成功率85%。
创新管理模式的执行者
经过三十年的管理沉淀,谷源明主导形成了瑞光独有的企业管理模式——“技术、管理、标准、品牌四路径创新驱动企业管理模式”。技术创新驱动,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定制化服务顾客, 形成核心竞争力。管理驱动,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领导力强化计划力、执行力、检查力,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杜绝无价值的活动,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实现电能、气能双下降,实现节能降耗,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标准驱动,实现瑞光非织造布技术对标国际标准,推动行业高水平发展。品牌驱动, 提高瑞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获得国内外高端客户的认可与青睐。
将创新深植于基因里的实践者
谷源明认为:“创新是一种深植于瑞光血脉中的基因,是具有澎湃动力的发动机。”自1991 年瑞光集团承接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中国第一条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的工业化投产开始,谷源明就开始了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缔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并在每一次变革中推动了行业进步。
1991 年,中国第一条国产纺粘线谷源明亲自主导设备改造,产能由每年500吨提高至2500 吨。2005 年,谷源明尝试将气流成网技术与梳理成网技术的结合,填补了国内空白。2012年以前,可冲散技术被国外垄断多年,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线, 谷源明认为 100% 降解是市场的未来,他从德国引进了采用造纸技术生产可冲散非织造布的工艺。该生产线的成功投产也带动了国内可降解生产线的陆续投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在晚于西方仅5 年多的时间,全面实现了厕用湿纸巾在中国消 费者中的使用。
2019 年,湿法造纸成网与非织造布成网技术结合是他的又一个想法,既拓宽了造纸技术的应用,又能实现目前年百万吨涤纶产品的全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