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以山东康平纳集团、东华大学双牵头成立的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康国创)为依托单位开展组建工作,东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为中心首席科学家,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毛志平教授任中心主任。
山东康平纳集团是纺织行业印染技术创新的排头兵企业,其“简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 2014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是工艺与装备的重大成果,开创了印染行业在工艺创新与装备创新相结合的创新先河。随后,山东康平纳集团创建的智能染色共享工厂,荣获 2018 年度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1+N”智能染色共享工厂在全国推广建设,开创了行业智能染色共享制造新模式。除此之外,山东康平纳集团与东华大学、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院校的合作,开创了行业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先例。应该说,中康国创成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优势突出、条件具备,准备充分,步入“国家队”水到渠成。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琳介绍,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由山东康平纳集团、东华大学双牵头,联合青岛大学、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研究院、青岛即发集团等印染工业产业链上的权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及投资公司成立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先进印染技术创新联盟,以“公司+联盟”“强核心+大协作”组织模式运行,覆盖了本领域70%以上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中国纺织印染产业集聚区和印染行业产业链,将致力于建成国际领先水平、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印染技术创新机构。
俞建勇表示,未来中心要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印染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对标国际先进,找准我国印染行业技术发展的痛点、难点开展针对性攻关工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我国印染行业的转型发展。要探索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推动开放与共享,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毛志平认为,从产业规模上讲,我国纺织产业占世界60%以上,但产业价值链上总体仍处于全球中低端水平,高档染化料、助剂部分依赖进口,关键技术与装备处于跟跑阶段,绿色及智能制造整体方案、核心软件、数据系统等有较大差距,标准受制于人等,中心成立势在必行。
先进印染技术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将围绕高品质印染产品设计开发、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印染装备及制造系统等重点方向,建设公共研究开发平台、中试验证及技术孵化基地等,打造新型创新载体,提升纺织印染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支撑印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
同时,创新中心通过中国先进印染技术创新联盟汇聚产业链上下游科研、生产及应用领域优势创新资源,协同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示范。该中心聚集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为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单忠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以及以及长江学者、产业领军人才等高级研发人员参与的10支创新团队,对高品质印染产品设计开发、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等研究内容进行重点攻关。
刘琳表示:4 支院士团队共同进入开展课题研究,这在泰安史无前例。为了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先进技术创新中心“一案一例一策”的号召,制定优厚的政策,全力保障人才聚、事业兴,打造印染领域的创新高地。
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中国纺织“科技、时尚、绿色”产业发展新定位,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布局,面向国家行业重大工程需求,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测试验证、中试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建成中国印染行业关键技术的发源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服务于我国纺织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心的成立,必将带动纺织工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为纺织工业真正成为强国制造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说。
据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对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指导,推进创新中心坚持开放理念,在企业化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吸纳行业创新资源,打造开放共享的行业创新平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整理:工信部网站、ZAKER泰安、东华大学、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