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重新“定位”中国化纤
    作者:牛方 时间:2014-10-21 评论(0)

    国化纤工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五十一五,奠定了全球化纤生产国的地位之后,踏入十二五以来,就遭遇了一年接一年的行业低迷,持续的两位数的下降着实让人有些失望和突然。

    然而,这并非仅仅是化纤工业出现的变化。全球化从峰值转入了回潮,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经济体都出现了发展环境的不同演变。中国,按照近期铺天盖地的言论: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

    新常态,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行业发展会慢下来,产能增长会慢下来,企业扩张会慢下来,技术进步会慢下来⋯⋯慢,给了每一个人更多的思考空间。

    201493~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萧山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2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萧山2014)在浙江萧山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化纤界每年最受瞩目的行业盛会,在今年的会议上,记者听到了以下这样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声音。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说:第三次全球化高潮已经过去,早调整早主动,晚调整被过剩,不调整只有一个结局就是被淘汰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说:中国未来三年不用增加新的产能。”“有企业问我下一步该怎么做,我的回答就是最好什么也不要做

      “中国化纤生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将近70%,这太可怕了。”“是呀,可不是嘛,真的很多。一对化纤人之间的对话。

      许多的分析研究和舆情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结论:过去量的增长的发展时代已经终结,化纤行业未来必须要实现质的提升。这就似乎使得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问题:此刻当下,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位中国的化纤工业?

      “世界工厂化纤大国这是我们现在的标签,但是其实这已经难以准确的概括今天的中国化纤。在本届大会上我们看到了行业新的面貌:比如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的纳米纺织新材料、清华大学刘德华教授的生物法联产生物柴油和13-丙二醇技术产业化进展还有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一份又一份站在世界化纤科技前沿的学术报告。比如皖维集团在维纶纤维领域的多年坚持达到今天高强高模聚乙烯醇(PVA)纤维产业中仅次于日本可乐丽公司的行业地位,比如凯赛的泰纶,唐山三友的竹代尔等行业新晋纤维品牌⋯⋯中国化纤工业已经开始改变,当然生产仍然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但是今天的生产已经和十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我们更主动,更有力量,也更有梦想。

      如果说化纤强国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那么此时此刻面对新的全球环境和新的行业阶段,对照自身思考定位,显然很有必要,而本届大会的召开,诸多信息的涌入无疑为这一切提供可以进行的方向和值得参照的坐标。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