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高端视点丨孙瑞哲:中国印染,引领全球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25-07-22 评论(0)

      7月22日,中国印染大会暨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第13届全国印染行业管理创新年会在绍兴市柯桥区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发表讲话。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2025年中国印染大会讲话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

      2025年7月22日

     

      很高兴在色彩浓得化不开的夏日,与大家相聚美丽柯桥,共商印染大计、共谋产业新篇。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当前,中国纺织工业正进入质态跃迁的关键期,以科技、时尚、绿色、健康为新坐标,重塑产业价值体系和发展优势。作为产业链上创新密集、价值密集的关键环节,印染凝结科技之强、诠释时尚之美、落地绿色之实、担当健康之责,在推动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印染是价值跃迁的核心枢纽,在赋色、赋形、赋能中提升品质、丰富品类;是安全发展的战略基石,保障发展主动权、提升产业根植性;是绿色转型的关键支点,改善社会认知、撬动全产业链转型。在做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逻辑下,印染对于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近年来,中国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已经形成全球比较优势和引领能力。2024年我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572.01亿米,同比增长3.28%;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335.34亿米,同比增长7.53%,连续两年过300亿米。供给结构提档升级,创新能力不断强化。数码印染技术、生物酶处理技术、低温染色技术、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等一大批创新成果涌现。2020~2025年,印染行业机织物单位产品水耗下降约13%,单位产品能耗下降约9%;针织物单位产品水耗下降约1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约8%。

     

      中国印染,引领全球。同时也要看到,由于面临着更多的社会关注、更强的环境约束和更高的发展期望,印染依然是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所在、瓶颈所在。特别是“以过往看现在”“简单行业间比较”等一些偏见和偏差的存在,客观上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与阻力。从行业自身发展看,在数码印花喷头、智能传感检测系统等一些关键环节,依然存在弱项;内卷式竞争、同质化发展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我们需要立足新形势,探索新方法,主动识变、科学应变、积极求变。

     

      第一、适应新的创新生态。AI智能体、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加速涌现,深刻重塑投入产出关系,推动产业从传统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大幅缩短新色彩、新工艺的研发周期;从线性管理向网络协同转变,印花设计、工艺模拟、生产调度等多环节智能统筹,推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印染产业要打破思维定式与路径依赖,将数字智能全面融入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把握新的市场特征。在消费观念变迁、需求结构升级的浪潮中,新型消费业态加速涌现。国风国潮、户外运动、冰雪经济等消费新趋势,对纺织品的功能性、健康性等提出新要求;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的发展形式日益多元,催生“即看即买”的爆款商品,将市场的瞬息万变转化为对供应链的即时需求。要适应消费市场的新变化,印染要从“大规模、标准化、长周期”的传统生产模式向“小批量、个性化、快反应”的柔性供应体系转型。

     

      第三、融入新的规则体系。全球范围内可持续规则加快迭代,市场准入资格、品牌价值锚点、产业竞争格局发生根本转变。全新的环境治理要求推动产业从单一污染物约束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社会责任的内涵外延深度拓展,“投资于人”成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治理规则的系统性变化,要求印染企业在战略规划、资源配置、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将成本约束转化为竞争优势。

     

      面向未来,我们要将行业发展的基本点建立在国内大循环之上,在内外深度衔接、供需动态平衡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一要以价值为核心打造高端供给。以需求牵引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行业向高端化跃升,不断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文化内涵的印染产品供给能力,将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生活品质。

     

      二要以生态为优先厚植绿色底蕴。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推动行业向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方向转型。推动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生物基、可降解染化料等关键创新。

     

      三要以协同为路径延展发展空间。打造上下游紧密合作、供应链高效集约的产业生态,完善布局,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转移与发展。不断增强产业根植性,统筹发展与安全,构筑稳定高效、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印”证时代华章,“染”就江山如画。让我们启新程、再出发、创未来。

     

      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