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绿色 再出发
    作者:梁龙 时间:2015-02-13 评论(0)

    11日,长了牙齿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随着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出台,印染行业在节能环保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此时,染料不断涨价、成本要素不断提升,市场需求又萎缩不振,巨大的压力考验着这个作为纺织工业最关键、也最基础的行业。要想持续发展,必然要加大投入,更新设备等,可是薄利的印染能经得住这等待吗?否则,迎来的只有关停。印染之路,究竟该何去何?

     

    戴上紧箍咒

    绿色印染路在何方

    染是纺织产业链中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既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同时也是纺织工业实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点行业。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节能环保已成为制约纺织服装行业绿色发展的瓶颈,其深度和广度决定着纺织强国步伐的快慢。

    长了牙齿的法律

        11日,新《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新法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强调了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 并设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每年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规定每年65日为环境日,建设美丽中国开始有法可依。

    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之前法律规定的针对环境违法的罚款,是一个定数,数额并不大,导致违法成本较低,不少企业因而怠于治污。新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将倒逼违法企业迅速纠正污染行为。

    同时,新环保法还罕见地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新法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个别地方企业的污染行为之所以肆无忌惮,背后是当地官员基于畸形政绩观的默许纵容,对此新《环境保护法》将拿保护伞开刀。其具体规定是:领导干部虚报、谎报、瞒报污染情况,将会引咎辞职;面对重大的环境违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将引咎辞职

    此外,环保法还特别提出,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的机制中,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与此同时,为配合新环保法的实施,环境保护部、公安部还相继出台了《实施查封、扣押办法》、《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实施移送行政拘留办法》等首批配套实施办法。

    正因如此,新环保法被学界认为是史上最严,也被形容为长了牙齿的环保法。

    环境倒逼绿色觉醒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所多次强调,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以国策论之,一点也不言过。

    以纺织为例,根据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在调查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纺织业废水排放量23.7亿吨,居第3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7.7万吨,居第4位,氨氮排放量1.9万吨,居第4位。十大水系监测的972个国控断面中,~类、~类和劣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3.1%25.3%11.6%。其中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辽河、淮河和海河水系均IV-V类和劣V类断面总数超过50%。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污染最重,这些地区几乎是开着宝马车,喝着敌敌涕。正是如此,国家才决定从严要求,加大力度来进行整治环境。

    而纺织行业,也早已被倒逼着加速着转型升级。特别是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到《印染企业环境守法导则》的出台,印染行业洗牌在加剧。现在国家对印染的准入政策越来越严格,废水间接排放标准提高到COD200mg/L,敏感地区甚至到了COD60mg/L;国家没有把印染污泥列入危险废物名录范围,但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却将印染污泥作为危险废物对待;废气、污泥以及淘汰落后等处处都是门槛,不加大投入企业迟早被淘汰。绍兴一位印染企业老板无奈道。对于大多都是中小企业的印染行业来说,环保是机遇,但更多的还是压力。

    或将导致两极分化

    为了配合新环保法的实施,在1231日前宁波杭州湾新区39家企业印染企业被关停;113日杭州江干区一举端掉了12家违法染色加工窝点;11日起,绍兴柯桥区首批35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被区环保局责令停产整治和限制生产⋯⋯而在浙江绍兴、福建石狮等印染聚集地,印染企业被关停不计其数。

    事实上,有些企业在废水等环境治理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因未达标印染废水排放标准COD200mg/L,最终面临了限制生产的命运。位于安昌镇的振越染整有限公司去年以来对废水采取生化处理,排放一直达标,但12月废水平均排放浓度超了3%,不得不被限产,受到减扣排污总量10%的处罚。接受教训,今后我们对废水排放的稳定性一定要加强投入和监管。该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新环保法明确规定,对违法的企业不仅可以按日计罚,还增加了双罚制规定,也就是说,经济重罚与企业责任人拘留等一系列严厉的处罚,没有几个企业敢顶风作案。

    在首批停产整治企业中,其中不乏柯桥区的大企业、明星企业。位于柯桥开发区的天龙数码印染有限公司,上月印染废水平均排放COD511mg/L。这家拥有排污指标近万吨的规模大企业,最终因超排,在15日被环保部门责令其停产整治。而像这样的核查,在柯桥区印染企业中成为必考科目。

    为了达标,印染企业不惜一掷千金:嘉业印染有限公司花了1100多万元,终于将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泥达到省58条标准要求;华越印染公司也投入了2000多万元,对印染产生的废水进行分质分流回用⋯⋯环保成本的确成为印染企业最大的压力。一位业内人士叫苦道:现在市场形势这么差,染料又一天一个假,真不知道以后企业该怎么办?

    对此,有专家表示,环保法的实施,势必要加剧印染行业的重新洗牌,一些优势和资源将向大企业倾斜。

    集群探索新模式

    新环保法中的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四十条提出,国家要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事实上印染行业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几年前就在全行业推行煤改气。现在印染集聚地的浙江绍兴和福建石狮等地,早就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并要求企业实现煤改气。绍兴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绍兴市加快推进印染行业煤改气工程,到201311月底,全市已有109家企业完成改造。

    对于煤改气,绍兴市明确规定:在设备方面,补助金额将根据改造时间来确定,如2012年底全部完成改造的,每台定型机补助12万元;20136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的,每台定型机补助8万元;2013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的,每台定型机补助4万元。2014年以后完成改造的,将视资金积余情况而定,但补助额度将不超过4万元。此外,在天然气价格上,还有优惠。凡纳入绍兴市印染企业煤改气计划、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按期完成改造任务的企业,在2015630日之前,享受天然气价格下浮20%的优惠。

    浙江绍兴,是我国印染行业最大的集群产业地,印染布总产量居全国第一,汇聚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印染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印染企业238家。为了实现印染行业的绿色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的生态发展,近年来,绍兴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激励引导印染企业积极实施节能降耗,通过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纳管)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来进行气、水、泥三管齐下整治,有效推进了当地印染的绿色发展。

    针对纺织业的发展趋势,纺织工业面临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节能减排绿色通道将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难点、焦点。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强调,未来印染行业要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印染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区域,集成发力,抱团发展,成为印染环保的一大特色。

    需要政府引导与支持

    事实上,节能环保不仅仅是企业一家的单打独斗,更多的是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而为了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泉州市2014年就设立了印染行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期限暂定为3年,用于支持集控区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印染企业技改等,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化纺织印染工业升级。

    新环保法对中小印染企业影响非常大,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给企业预留出一定的时间,企业需要一点点地改,包括上工程,企业需要调研、环评、设计及包括资金的筹集等都需要时间。一位印染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按标准治理,消除环境风险,就会入不敷出,真的希望政府能给点政策支持。

    业内专家表示:新环保法对印染行业影响会非常大,按目前标准严格执行,整个行业都将面临危机,而不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了。进而这也将冲击纺织产业链上下游,造成价格上升和相关地方财政的维系问题。如果严格按照《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实施,再配合新环保法的罚款上不封顶,那么很多印染企业只能关门。这造成的后果是彻底摧毁印染行业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纺织业为中国核心竞争力产业和支柱型产业,印染环节又为必须组成。新环保法和新标准的立意肯定不是摧毁这个产业。因此,目前市场反映的成本难以消化,可能会在新标准的执行上展现弹性,未来,相关地方政府应该出台具体扶持补贴政策,最终可能刺激行业整合、集中度提升。

    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

    2014123111点左右,山东济南如意印染公司所有生产线全部停止生产。目前正在进行设备拆除工作,废旧设备将处理掉,可利用设备将搬到金乡工业园区循环使用。如意印染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军圣介绍:如意印染公司里面有如意印染、如意花布两个生产车间,目前两个车间已经工作了几十年。此次如意印染公司搬迁,不是简单的位置变化,更不是把污染搬到外地,而是主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担起责任。

    在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产品展示间,一款特殊的军用面料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吸引了参观人员的目光,这就是纳米功能性军用面料仅这一款面料,一年就可以为盛发纺织带来1亿元的产值,占公司全年产值的1/4盛发纺织的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顾浩介绍,为了创新,盛发纺织毫不吝惜投入,投资1.5亿元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开发新型面料和印染技术。

    同样,依靠技术载体,科研攻关,持续的节能环保让盛虹印染焕发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目前盛虹已实现40%中水回用率,以技术为抓手的新型节污减排模式在盛虹初见成效。 我相信,有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现在是印染淘汰与升级千钧一刻的生死转型期,忍受住了一时的阵痛,就能斩获未来的商机。盛虹集团副董事长、印染总经理唐金奎表示,节能环保是一个全方位的持久战,涉及工艺、设备、助剂和末端治理等多个领域,必须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攻关。

    和盛发、盛虹一样,如今很多印染企业都已积极投入到了这场绿色保卫战来。因为他们坚信,只有科技的力量,才能改变企业的未来,拯救行业的发展。毕竟企业才是主战场。




    绿色印染 在路上

    虽然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环保压力,但是近年来,随着全行业的不断攻关和努力,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和进步。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综合能源消耗6174万吨标准煤,较2010年下降4.2%,单位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较2010年下降幅度均为25%,已完成《规划》目标;减排部分指标受统计调整无法进行连续比较,据估算2011年纺织工业单位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29.8%,也基本完成《规划》目标。

    事实上,为了推介先进环保技术和经验,印染协会也做了大量工作。每次环保年会我们都是针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有关节能减排问题、行业转型升级遇到的一些关键共性技术进行交流和推厂。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表示,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2006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7届。目前整个印染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行业的先进装备的比例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以及生态安全方面都在稳步推进。

    事实上,印染行业在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特别是在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如提高针织产品比例,则会有利于整体能耗降低。据粗略估算,单位产品节能将会提高8~12%,而混入全部产品整体节能率则会提高2~6%。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逐步完善、推广,如推广冷轧推技术能够节能30%。奚旦立教授表示,如果2011~2015年改造投资以年425.2亿元计算,2016~2020年改造投资以年356.4亿元计算,其中由于增产而利润增加改造投资平均每年300亿元左右,纺织行业本身将难以消化,需要国家给予相当力度的鼓励政策,特别是减免一定比例所得税、营业税,技术改造给予资金支持等。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必然。全行业只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纺织强国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