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染料继续暴涨 印染成“受气包”
    作者:文|本刊记者 梁龙 时间:2015-05-14 评论(0)
    环保高压的影响,以及中间体供应的短缺,染料就像坐着“火箭”一样高涨不停。这不仅严重增加了印染企业的生产成本,更让原本利润不足5%的“加工”雪上加霜,又不能有效的进行价格传导,这让印染倍受“夹板气”。染料价格,成为印染企业说不出的痛。
    染料还会再涨
    4月8日,浙江龙盛对旗下分散染料常规蓝、黑系列上调5000~10000元/吨,而这也是其今年来第三次涨价了。其中分散蓝系列涨价5000~10000元/吨,分散黑涨价5000元/吨,涨幅10%以上。与此同时,闰土染料系列产品价格也随之上调,上调范围和幅度与龙盛基本一致。此次分散染料提价仍是环保惩治力度加大、上游原料供应严重短缺造成。此前,浙江龙盛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通辽市龙盛化工有限公司被奈曼旗人民政府要求停产搬迁。
    “2015年染料价格还会继续再涨”。中国染料行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在4月15日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染料工业暨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上表示,受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压以及企业环保成本的上涨,今后一段时间染料价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然而,印染企业对染料的“暴利”、“垄断”发展很是不能接受。“他们涨的太离谱了。今年已经连续涨了三次了,每次都提价10%以上,现在染料的成本都占到了印染生产成本的30%以上。”绍兴一家印染企业劳保抱怨道。
    以染料龙头企业浙江龙盛为例,2014 年公司年报显示,受益于染料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公司染料业务综合毛利率由 2013年的 34.82%跃升至 2014 年的 41.72%,盈利能力的大幅攀升使得公司全年利润高达 25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而这与印染行业的利润却形成了极大反差。2011~2014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销售利润仅为3%~5%。
    “受环保因素影响分散染料的中间体供应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特别是一些染料企业大多采取铁粉还原工艺,生产过程污染严重。再加上2014 年下半年腾格里环境污染问题经媒体曝光后,中间体的缺少必然导致今后一段时间内印染价格的上涨。”田利明介绍,目前全国分散染料每年产量超过 40 万吨,大约需要 4 万吨还原物,行业内目前仅浙江龙盛一家 1.2 万吨还原物生产线采用催化加氢技术,预计还原物供将持续紧张,价格水涨船高,分散染料厂商也只能“被动提价”。虽然染料企业也很清楚下游印染行业的实际情况,也认可没有印染企业的采购,他们的销售也无从谈及。
    “现在很多环保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我们去年刚花了1000多万上的设备,今年就有点落后了,这几年在环保方面,我们一直再走弯路。” 泰兴锦鸡染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再三表示,涨价他们也很不情愿。
    博弈?合作?



    2014年9月,国内还原物中间体主要生产厂家——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老厂区因非法排污而被勒令永久性关闭,而公司新厂在短期内又无法投产,导致还原物价格暴涨,分散染料由此进入持续上涨行情。今年1月19日,分散染料蓝系列主要规格再度涨价5000元/吨,分散红系列同步涨价2000元/吨。截止今年3月,分散深蓝系列染料累计涨价逾10000元/吨,均价已在5.5万元/吨以上;分散黑系列已普涨5000元/吨左右。
    除了分散染料,纺织印染另一必需的活性染料也一路高涨。2014年上半年,受江苏地区环保趋严影响,两家主要H酸生产企业江苏明盛、江苏吉华均被停产,导致H酸市场供应紧张,染料价格大幅上涨。今年1月11日,国内另一主要活性染料及中间体企业湖北省楚源化工集团旗下染料公司发生锅炉管道泄漏事故,引发大火,使原本供求紧张的染料生产链雪上加霜。如吉华集团活性染料价格的涨幅在3000至5000元/吨,主流活性黑色系列价格已涨至3.5至3.7万元/吨。
    而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去年前11个月受染料暴涨等因素影响,印染企业利润下降了大约6.5%。去年底到今年,染料产品价格更是暴涨,印染企业利润或将被吞噬殆尽,引发印染企业极大不满。
    对于染料惹的祸,印染协会为此联合针织协会和染料协会多次召开产业链沟通会,希望能协调上下游分歧。“从短期看,由于部分中间体生产企业因环保问题罐体,同样也因为环保问题的制约,新的中间体产能无法及时投产,造成上游部分化学品大幅溢价。但从长期看,市场规律必将发挥作用,染料价格将重新更加合理的定位。”中国印染协会会长陈志华表示,今年协会将与上海安诺其等合作建立染料电子商务为主的互联网平台,希望以此能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降低企业风险,减轻资金压力。
    不过有专家指出,随着印染《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印染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提价可能性才会比较大。要想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共赢,合作才是关键。 
    传导不下去 印染受“夹板气”
    今年3月10日,绍兴市内多家印染企业实行了提价,以应对染化料价格及其他成本上升的压力。其中,绍兴国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旗下3家印染企业统一提价,具体为化纤和涤纶混纺类产品染色加工费统一上调1000元/吨,其中艳蓝、翠蓝类产品价格上调1500元/吨;全棉类上调1500元/吨;除艳蓝外的特深色类上调800元/吨。“新年后染料价格又出现了大幅上涨,同时环保、人力成本一直在挤压利润,企业只能提高染费。”不过他们也很担心,这样的涨价能否真正实行下去还是未知数。
    今年以来,为了维持经营利润,越来越多的印染企业上调了印染费用,但是下游各纺织企业却不能接受印染费用上涨,这让印染企业倍后“夹板气”。绍兴新昌强力制线厂负责人吕东力表示:“这次公司调价幅度超过10%,通知原计划是3月1日开始执行的,但是客户都说幅度太大了难以接受。对此,公司只能再给客户一个月的时间适应,但执行新的价格体系之后,公司的产能必然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早在去年,绍兴印染行业就因不满染料涨价过快,联合抵制龙盛、闰土等大型染化料供应商,然而收效甚微。对此,有专家表示:“印染行业的弱势从总体上说还是产能过剩导致的,印染企业小而散的局面一方面无法抵抗染化料巨头的强势提价;另一方面,在染费价格上也无法形成统一标准,存在低价抢生意的情况,再加上印染行业本身的处境艰难,导致染厂染费难以提高或提价幅度跟不上染化料上涨幅度。”
    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下游需求的减少,印染行业必将迎来一次大洗牌。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印染企业必须在管理上、产品创新上下更多的功夫,才能在当前这个内外挤压之下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