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互联网+人才 创新驱动新常态
    作者:本刊记者 梁龙 时间:2015-10-30 评论(0)
    为了全面深化落实《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战略任务,实现人才强国目标,探索新常态下“互联网+”时代人才发展新模式,加速推进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10月30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承办的以“创新驱动新常态—互联网+纺织: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2015中国纺织人才工作大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纪委书记、人事部主任王久新,副秘书长、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副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叶志民,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国强,中国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主任冯国平,布暖股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清田等有关行业领导和企业、科研院校等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大会对获得“2015全国纺织人才建设先进单位(个人)”、“2015全国纺织服装优秀企业大学”等荣誉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会议由中国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主任冯国平主持。
    王久新在致辞时表示,当前,纺织行业已全面进入转型升级的深水期,面对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随着纺织“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人才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推进纺织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结构比例,加强企业人才战略的构建与发展。他呼吁,纺织企业在树立人力资源共赢理念的同时,更应创造一个健康的人力资源竞争和发展环境。
    针对当前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复杂背景和面临的新形势,人才战略的实施显得为重要,因此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提升纺织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建立复合型创新人才,特别是探索新常态下“互联网+”时代人才发展新模式,成为人才建设的首要课题。
         站在新的起点,如何在准确把握未来形势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人才培养与建设,孙淮滨对当前我国纺织经济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新常态下的纺织产业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度分析。他指出,在国家全面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纺织工业将从建立机制、技术和产品以及循环经济三个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电子商务、智能数字化生产、节能环保等方面有望成为新亮点。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给行业带来新机遇,加快企业海外布局,推进我国纺织工业国际化进程。“新常态下,由于环境问题的不断滋生,行业结构性矛盾愈发深化,纺织业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以及综合成本也显著增加。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其出路在于结构调整,驱动创新,而机遇的把握,人才是关键。”
    会上,围绕借力互联网,探索人才发展新模式,爱慕大学院长曾茜,裂帛前培训经理、时代光华ELN项目总监周丹丹,职行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林华荣,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院长谷来丰,奇虎360培训总监郑爱君,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夏平,都市丽人(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陈聪分别从新常态下人才培养现状、人才就业环境、人才梯队建设以及互联网下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人才教育、培训、实践的经验分享和探讨。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