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TPP触动了哪根敏感神经?
    作者:本刊记者 高华斌 时间:2015-11-20 评论(0)
    处在转型升级十字路口的中国纺织,一方面肩负着吸纳巨大就业人口的责任和重担,一方面又寄托着支柱产业经济复苏的期盼和使命。当我们行走在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高速路上的时候,当我们专注描绘“一带一路”中国纺织版图的时候,会发现有太多的未知、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在困扰着我们:行业转型升级之路究竟在哪里?行业洗牌还会持续多久,会进行到什么程度?世界纺织中心会不会向海外发生转移? TPP 框架协定的签订会给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当前行业发展特点及突出矛盾
    从2014 年开始,不少纺织企业开始意识到行业洗牌似乎真正要来临了。2015 年,纺织品服装出口连续数月的负增长,又使企业对行业洗牌的深度和广度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如何?出口形势会不会继续恶化?明年行业的发展环境会不会出现好转?我们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10 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三届第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就当前行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出口形势、突出矛盾以及明年发展的趋势做出了基本判断和预测。
    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整体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阶段,但各国表现有所分化。美国经济重拾增长动力,欧盟、日本则停滞不前,巴西、俄罗斯、南非等一大批新兴国家经济发展遭遇较大挫折,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汇率波动较大。国内经济告别高速增长, 进入结构转型、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包括纺织业在内的实体制造业面临较大困难和下行压力。当前,在国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的同时,创新型自由贸易试验园区、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顶层设计陆续出台,特别是“一带一路”这一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自2013 年秋天首倡以来,2015 年正式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出口形势不尽如人意
    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今年1~8 月我国3.8 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5%,利润总额增长9.1%,均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增速。
    从数字来看,我们似乎应该得到一些安慰,但从生产企业角度来说,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切身感到这种增长,甚至他们对目前较为严峻的出口形势深感忧虑。统计数字表明,2015 年二季度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呈现持续负增长态势,三季度降幅有所加深。1~8 月出口总额累计下降4.5%,出口呈现出量价齐跌的态势。1~8 月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3%,出口数量同比下降3.2%。
    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
    除了原料价格下行造成出口价格对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作用下降以外,还有三方面因素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一是棉纺、针织等纺织产能及订单向海外转移进度有所加快,1~8 月合计占行业出口总额28.9% 的棉纱线、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额同比分别减少18.9% 和10.4%,降幅明显大于其他品类。二是欧元、日元同比大幅贬值,虽然近期影响主要集中在折合美元的统计数据缩水,但贬值态势长期延续将造成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订单流失。三是国际市场复苏疲软,新兴市场需求放缓,1~8 月我国对东盟出口额同比负增长1.9%,较上年同期和今年1~6 月份分别减速6.3%和3.1%。
    需要考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内需市场潜力仍需努力挖掘。2015 年1~8 月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5%,较上年同期略加快0.1 个百分点;电子商务渠道保持较快扩张态势,全国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3%,内需市场的情况大致平稳。但中纺联今年组织的三次企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内需不足在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始终位居前两位。从今年内需增速来看,呈现出趋缓
    走势。虽然1~8 月穿着类商品限额以上零售增速较1~5 月下降0.5%,网上零售增速较1~3 月下降6.4%,但基本情况还属平稳。企业感觉内需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内需商业环境尚不完善、渠道费用过高、竞争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内需潜力转化为行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在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能力仍有不足,与一些国外时尚快销品牌在国内销售规模迅速扩大相比,需要寻找差距,加快自身的转型发展。
    棉花政策后续影响仍需高度关注。2015 年,棉花种植直补措施实施带动国内外棉价差逐步缩小,但前期临时收储政策的后续影响仍未消退,原料制约问题仍然突出。
    一是高等级棉花供给缺口加大,国产棉由于连续三年收储重量不重质,品质严重下降,进口棉受配额管制供给量有限,棉花原料结构性矛盾突出,受此影响,棉花加工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受到海关监管对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同时,国内外棉花差价依然存在,棉纱进口量继续快速增长,2015 年以来棉纱进口增长加速,1~8 月进口量达到160.8万吨,同比增长24.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9.6个百分点。其中53.3% 的棉纱进口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增加了国内棉纺企业的竞争压力。
    二是棉花价格由于国储余量过大持续走低,带动下游纱、布及纺织制品价格呈现下行行情,增加纺织企业库存亏损风险,压制市场采购积极性。由于供给存量过大,棉花价格长期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终端需求动态,也将制约市场机制对纺织行业发挥调节作用。
    未来短期的发展趋势
    王天凯分析认为,2015 年全年行业运行大致平稳的大局不会变化。2016 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仍然不会改变。国际市场虽有美国加快复苏的积极因素,但整体回升的动力不足,难改疲软态势。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突出,化解工业产能过剩,优化经济结构仍需过程,内需虽将保持平稳,但并无加速增长空间。此外,综合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环保任务艰巨等外部因素仍将考验行业适应能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压力较大,进一步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仍是关键。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