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辉煌十二五】科技、绿色、智能化——印染的五年之变
    作者:梁龙 时间:2015-12-31 评论(0)
    盛虹印染:科技引领绿色发展
    2014 年是近几年宏观经济下行最为明显的一年,由于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明显等问题导致的企业压力和风险仍然存在,在这种形势下,盛虹印染实现高调转型逆势扩张,顺利并购新民分厂,并在市场上牢牢稳占品牌制高点,竞争优势不降反升。
    “十二五”以来,为了更好地调整产品结构,同时发挥集团公司经营优势,盛虹印染实施了“一厂一品”的发展战略。通过这一模式的运行,盛虹印染逐步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此外,盛虹印染在做大做强的同时,更加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持续保持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为公司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为了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盛虹印染不断加快节能减排,更新设备和技术水平,成为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全国两家“节能减排优秀企业”之一,为全国印染行业树立节能减排典型。管理上,公司采取染缸合理配置,集中优势设备,开发新程序等方式,为进一步抢占高端产品市场提供硬件优势;公司严格规范和优化业务流程,持续跟进了检测服务质量和水平。智能化推广上,公司更加重视两化融合在生产和车间办公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成品自动化立体仓库、车运GPS 管理系统为主的物流供应链两化建设,以及全分厂覆盖的ERP、NC 信息系统、自动化染料称料等两化建设,大幅推进了车运管理正规化,车间办公的数字高效化。
    “十三五”时期,盛虹印染将继续加快设备更新、技术开发围绕客户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影响力。特别是要发挥创新意识,保持生产能力、技术开发、客户服务三重能力提升,保障盛虹印染业务工作水平整体往前延伸。
     
    华纺:登上“智能制造”新台阶
    华纺公司作为全国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之一,经过近40 年的沿革发展,积淀下雄厚的综合竞争实力。公司于2006 年提出和实施“数字华纺”工程,至2009 年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2013 年以来,又提出再造一个新华纺和“一体两翼”的发展构想。“十二五”期间,华纺不断加快两化融合,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棉印染技术有机融合,通过与有关单位合作,自主研发,在单机设备实现在线监测控制的基础上,建立全流程和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及自动化管控系统,为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树立了新的先进典型和示范标杆。
    目前,华纺公司正在从“数字华纺”向“智慧华纺”跃升,融合“工业4.0”、“互联网+”等新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自身综合能力持续增强;以印染为主业向纺织、服装、家纺产业延伸的全产业链布局有效整合,培育“蓝铂”“霄霓”等企业自主品牌,提升企业价值链。其转型升级的路径为技术突破和市场突破两大方面。其中,技术突破以装备水平的提升为基础,综合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设计、研发、工艺的进步,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企业在技术产业链所处的位置;市场突破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品牌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渠道资源,在深度、广度、时间上构筑立体的营销网络,整合转型升级所需的资源,在产业链后端发力,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华纺将继续致力于纺织全产业链的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产业转移,拓展全球化战略;通过加强与恒大集团等强强联合,开展“跨界营销”,推进品牌化战略;涉足互联网行业、开拓金融服务,打造“百年华纺”的目标。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