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从历史中走出的“袍”光流影
    作者:梁瑞丽 时间:2014-05-23 评论(0)

     

        

        总有些事历经千载流传下来,为我们所传承、繁衍、转化,龟背里走出的文字,指尖翻转出的绳结,以及那韵味无穷的民族服饰。


        袍是中华服饰礼仪传承的重要服装样式,也是当前流行的趋势。4月23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奉献了一场以民族传统服饰中“袍子”为灵感来源,以“袍基因”为主题的毕业发布。此次发布作品融汇了中西设计的理念,融汇了多民族文化艺术的特点,融汇了古今服装的风格,是一次设计作品的新融合,再次引起了业界对民族服饰传承的思考。

     


        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们将原有的长袍廓型融合南北少数民族的元素,或长或短,亦松亦紧的廓型,用不同质感的面料呈现出长袍元素成衣系列。中国民族袍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达到了和谐统一,古典与现代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交融与升华,并秉承了艺术性和实用性,表现了设计作品的时尚化、系列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


        在此之前,由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与世界礼仪服饰文化中心共同发布的“袍基因”礼仪文化作品也开启了第三届世界礼仪服饰文化节的序幕。开幕秀分别以“中华传统袍文化、现代袍文化、海派旗袍文化”等多个篇章呈现,其中特别是“海派旗袍”由香港著名服装设计大师张叔平为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的设计的经典旗袍服装艺术作品。

     

     

     


        2014年,世界礼仪服饰文化中心将和恒源祥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由世界礼仪服饰文化中心协助恒源祥集团,邀请世界知名的礼仪服装大师为2016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设计出场礼服,并同时设立奥运礼服、国家礼服、职业礼服等多个课题项目,致力于推动中华礼仪服饰文化的发展。同时中心和恒源祥集团将设立礼服大师工作室,通过大赛工作师的成立,吸引国际知名礼服大师的入驻,汇聚世界时尚的资源开发中式礼服,同时培育和扶持一批国内年轻设计师加入礼服开发的行列和队伍,成为年轻设计师的孵化摇篮。


        世界礼仪服饰文化中心致力于组合全球礼仪服饰资源,建设以世界礼仪服饰、礼仪文化、礼服创新为主题的非实体性研究社区;对礼服、文化、创新进行综合交叉研究;鼓励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礼仪服饰设计英才;推广礼仪服饰研究成果,提升礼仪服饰研究事业的全球影响力,推动世界礼仪服饰文化研究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关于袍,早在中国的《诗经》、《国语》中已出现袍的名称,在东周时期的墓葬品中,袍为直襟直筒式、交领,右衽,长袖施缘,下摆长大,束腰带,与深衣有相似之处。隋唐时期,袍服盛行。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服装沿用至今,为给当今学者们提供了活化石般宝贵的研究价值。


        在现今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央民族大学这些新晋设计师们静心倾听了来自历史的呼唤:我们本就拥有一整个后花园的宝藏静待挖掘,何故觊觎远方无根的浮萍?千面长袍,千年流行,希望这些作品能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声音!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