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适应纺织服装产业变革,推动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为纺织工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11月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以“创新发展 人才为先 共绘纺织‘十三五’人才强国蓝图”为主题的2016中国纺织人才工作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久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纺织之光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叶志民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企业、高校和产业集群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才中心主任冯国平主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就当前纺织经济运行趋势及“十三五”行业展望 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为推动行业转型发展,“工匠精神”尤为重要,而只有需要从质量做起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强调:“ 做好质量就需要培养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需要能与意大利、法国等时尚发源地的设计师们比肩的时尚设计创新人才;需要能与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技术工人队伍。在我国生产力高于其他国家的背景下,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的高水平纺织人才队伍刻不容缓。”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久新表示,《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10)》中指明了建设纺织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四大战略目标。他强调:“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纺织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纺织行业企业在发展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完善企业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的结构,加快企业人才的管理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应尽快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完成向纺织强国的转变。行业的每个参与者,都既是纺织人力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创造者和培养者。只有大家共同为纺织人才建设出一份力,才能保持行业发展的积极向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就纺织工业政策导向及解读,提出了自己对于纺织人才培养方面的想法。他表示,“十三五”时期是纺织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冲刺阶段。《纺织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应该加强人才保障措施。要加快完善以纺织服装高等院校为主,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重点企业相结合,实用技能型、创新性、复合型、等多层次人才培养的纺织人才培育体系。依托行业重大科研及工程项目,重点培养战略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推动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促进学科建设、技能培训与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他指出,人才就是财富,更是创造财富的动力和源泉,希望纺织人才的建设能适应、支持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副理事长叶志民就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科技项目进行了推介。纺织之光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在扩大基金规模、规范基金运作,贯彻基金宗旨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坚持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指导方向,“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不仅在认识上重视行业科技教育的发展,而且在推动科技教育工作中做了扎实的工作。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智能制造、自主品牌、科技创新等诸多挑战和压力,为了深度把脉人才痛点,探讨行业创新人才发展,领导力与人才梯度培育等热点话题,波司登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金耀中、江西服装学院教务处处长朱秋月、鲁泰股份人资部经理赵洪以及东莞大朗镇镇委委员刘瑜分别从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探索及实践,转型发展谋有为、产教融合育人才,鲁泰纺织人才建设以及大朗毛织电商发展及电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