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第六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会召开
    作者:中国纺织 时间:2017-08-17 评论(0)

           为加强纺织行业企业管理,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纺织行业管理创新,8月15-1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承办的第六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及管理创新成果主创者评审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王天凯、中纺联副会长孙淮滨、原副会长陈树津,中纺联副秘书长、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峻,中纺联副秘书长彭燕丽,中纺企协驻会副会长邢冠蕾,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创新工作部副主任张文彬,中纺企协副会长王进军等行业协会领导,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原所长助理李质仙,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顾庆良,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郭伟等科研院所专家以及业内外知名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评审会。

          杨峻主持本次评审会。他说,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评选工作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在前五届评选中,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摸索出了对获奖企业按照评审标准进行初审、复审、终审、公示四阶段的评选模式,总结出先进企业的管理创新经验,并出版了《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经典案例(2011年、2012年)》及《中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蓝皮书—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经典案例之二(2014、2015)》,为全国纺织行业创新管理模式、加快技术改造、拓展发展思路提供了借鉴。
    今年3月,第六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及“管理创新成果主创者”的申报、推荐与审定工作全面启动,期间陆续收到来自7个省市申报企业的材料,其中涵盖化纤、毛纺、印染、产业用、服装、家纺、针织、长丝、纺机、麻纺等行业。
              截至5月30日,13家入围企业按照评审要求上报了材料。按地域分,包括山东省4家、江苏省3家、浙江省2家、内蒙古1家、上海市1家、天津市、湖南省1家;按行业分,包括印染2家、毛纺2家、化纤2家、纺机1家 、服装1家、家纺1家、长丝1家、产业用1家、麻纺1家、针织1家。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指导申报企业从管理创新成果的创新性、实践性、示范性、规范性挖掘企业管理创新亮点,进而总结、提炼各具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王天凯在会上表示,“企业管理没有止境,从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一直讲创新和变革,所有的变革都要有现代的管理来支撑,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开展六届以来,在行业内越来越有影响力,推广示范借鉴作用日益显著,聚焦管理亮点,创新管理内涵和精髓,认真审视当今我国纺织行业管理水平,正视与世界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鄂尔多斯控股集团副总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总经理王臻表示,鄂尔多斯一直是一家崇尚创新的企业。38年一路走来,都与管理创新相随相伴;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持续创新的结果,创新已经深度融入了我们企业的血脉之中,成为企业的一种精神力量。
             会上,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鲁丰织染有限公司、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极装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岜山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发布了管理创新成果。
    12家入围企业成果展示

    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亮点:宝盈为了集合集团内部资源,实现技术路线实施及用户反馈通畅,在宝盈形成了六大事业部主体分制,电控分厂对集团电控设计整体把关,质量技术部对各产品项目主体驱动,内外贸销售同步分制,全民营销编制营销大网的创新构架。这样就使产品机械与控制高度统一,突出了宝盈的机电一体化的强势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宝盈建立了完备的创新网络覆盖,通过售后与实际客户的对接,形成了宝盈独具特色的链条式的透明的网络化研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产品部研发独立,电控分厂协调兼顾,质量技术部整体跟进并资源共享。从而做到新项目从立项到时客户应用的产业化实施全程透明,设计过程问题也一目了然。同时销售部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了解跟进项目情况,对项目进展进行实时监督,以便调整销售计划和研发费用。
           成效:2016年,宝盈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完善了企业制度、规范了作业规程、流程,做到了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技术标准化。从经济效益上来看,2016年宝盈实现销售收入1497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42万元。
           专家点评:事业部制如何与产品集成创新更好的结合起来还需要探讨,还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支持、约束,快速有效的推动技改。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亮点:华纺在生产参数实时快速在线监测及反馈控制、染化料助剂精准自动配送、生产计划自动排程方面,实现管理突破。具体在在线监测和闭环控制印染生产全过程的生产工艺参数,实现全流程印染生产数字化控制。面对新的信息技术和测控技术的应用,原来针对传统生产的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于对数字化工厂的管理。通过IOT技术和DCS技术,来管控生产过程的运行情况,并通过APS技术,对生产任务进行排程。生产工艺运行参数和在制品物流都等到有效的管控,一些初级的数字化技术和系统开始应用。
            成效:生产周期平均缩短20%时间,库存平均减少10%~20%,订单合理流转降低了成本的库存周期,同步降低了相应的资金成本,平均作业效率提升20%,降低对作业人数的依赖,直接降低相应的人工成本支出。
          专家点评:龙头企业主动选择新模式,从市场出发,从客户需求出发,作为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系统创新。
    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亮点:箭鹿集团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了生产、财务、行政等管理制度。实施“互联网+”计划,实现生产和销售模式的转型和突破,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管理文化创新。为达精细化管理需要,实施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效益。在做优、做强各产业的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通过实施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改造,箭鹿产品抗风险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成效: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实现持续稳步增长,2015年销售收入12亿5600万元,2016年销售收入13亿52万元。
           专家点评:精细化管理扎实、务实,从经济效益能看出管理创新的成果发挥的作用,在行业内具有推广价值。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亮点:在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道路上,鲁丰织染做到“一个传承、两个平台、三个要素、四项精髓”。一个传承就是传承优良的企业文化,管理由优秀逐渐迈向卓越。两个平台使优秀和卓越。三个要素暴扣战略、竞争性结果、测量分析改进。四项精髓是指道德先行、持续发展、不断创新、持续改进。
           成效:2016公司实现生产匹染面料8530.36万米,销售收入15.6亿元,利润总额1.53亿元。综合产品能耗降低4.6%左右,达到35公斤标煤/百米,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的目标。
           专家点评: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传统的单纯质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现状促使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着力创新,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实施新的有效方式,完成管理上的一次飞跃。
    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亮点:通过实施精准的定位、差异化竞争战略,天鼎丰公司建立了高品质、高性价比、差异化的产品体系,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并与同行拉开差距,产品质量持续改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天鼎丰在实施企业精准定位、差异化竞争战略过程中,以“速度”和“成本”这两个既相辅相成又互为矛盾的主题为核心,以精细管理为手段,恰当地平衡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塑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的快速腾飞。
           成效:天鼎丰公司经营业绩逐年提升,在胎基布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2016年,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经权威评估,“天鼎丰”品牌价值8.31亿元,并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2016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品牌价值50强企业”称号。
         专家点评: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和生产装备创新,用差异化定位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通过管理创新,平衡了关系,进一步丰富了管理内涵,铸就了品牌辉煌。
    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亮点:本着“立足纺织,超越纺织,发展纺织”的战略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两融”“四合”的集成管理体系建设,即传统纺织业与新兴科技两者的有机融合,使市场与新兴科技紧密结合、企业与院校深度结合、技术进步与标准化同步结合、经营与公共服务平台广泛结合,依靠“两融”“四结合”的集成管理体系,大力打造传统纺织产业升级版,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富润控股集团成为劳动者就业的稳固基地、纳税和创汇大户。形成高效的组织体系、灵活的创新激励机制、强大的人才队伍、广泛的合作渠道、新型的标准化管理、广阔的公共服务平台、有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使企业呈现出产品结构明显优化;科技进步成效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持续推进;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品牌建设得到推进等创新亮点。
            成效:“十二五”期间,富润控股集团实现销售总额273.45亿元,利润7.04亿,实缴税金6.06亿元,其中实缴地税2.69亿元。自营出口3.36亿美元。资产增值保值率达137.03%,总资产报酬率4.72%。
           专家点评:打造传统纺织业升级版的集成管理体系建设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以现实为基础,未来为主导,与环境相联系,与资源相匹配,对企业管理进行规划、研究和实施的综合性工程,随着这个绵长的过程,需要形成创新管理长效机制来加以规范和管控。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亮点:根据重塑后的多品牌管理战略和目标,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科学设计和及时调整品牌管理架构,强化组织建设,快速搭建起多品牌区隔经营,整体协同的综合管理和运营体系。利用横向的跨品牌管理平台,为4个品牌提供专业的推广、销售、生产和开发管理等全方位体系化支持。
            成效:品牌重塑战略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羊绒集团正在稳步实现“五年销售翻番”的奋斗目标。ERDOS和鄂尔多斯1980双品牌自发布以来,连续三季订货数量和订货金额稳步增长,当季新品销售率维持两位数的提升。
          专家点评: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从品牌拆分到产品优化、从创新管理思路到调整团队架构,鄂尔多斯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严谨调查、周密准备和大胆创新的成果。
    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亮点:根据废旧聚酯再生行业现状,确立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定位,明确废旧聚酯高值化利用目标和领导小组。
             成效:项目实施的优质短流程再生聚酯生产技术,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通过回收再生,既解决聚酯使用后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消耗。
           专家点评:提升了我国聚酯废料再生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努力改善社会对聚酯再生行业“污染大、技术差、产品低端”的认知,加快再生聚酯行业调整与转型升级。
    上海极装科技有限公司
            亮点:将企业IP、制服美学和专业功能进行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IP规划和图库开发、服装设计和开发、供应链管理三大能力进行有机整合。
            成效:极装科技的创新实践开始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作为一家成立仅仅两年的创业公司,极装科技已经开始盈利,业务规模则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
           专家点评:为整个企业服装定制行业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众多大牌供应商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也大力推动了行业服装标准化和新面料、新工艺的快速应用。
    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亮点:2013年,按照微笑曲线“价值最丰厚区域集中在价值链两端”的理论,决定以研发和品牌发展拉动生产环节价值提升,制定了“面料供应商和品牌运营商”转型发展战略目标,明确了向价值链高端的发展方向,形成了研发设计→织造生产→床品生产→国内外贸易→品牌运营的产业价值链模式。悦达家纺公司选择整合结构性资源的路径,加大人才集聚和财务投入,带动生产加工低附加值区域的提升。
          成效:2015年12月,在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早新闻节目之后,连续6次播出了“YUE”品牌电视购物专栏,销售“YUE”品牌产品7100件,取得了35万美元的营收业绩,实现退货率为“零”的销售奇迹。
           专家点评:悦达家纺不断整合与完善品牌结构性资源,探索出一条依靠品牌走出去的国际化品牌运营发展之路,实现了国际化品牌运营管理的突破,保持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稳步增长。
    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亮点:斯尔克公司从2011年开始,每5年建立一个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本着整体规划、分部实施、效益驱动,不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着力建设斯尔克公司信息门户,并使之形成驱动斯尔克公司各领域快速发展的神经系统,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为斯尔克公司成为异收缩纤维行业,最有价值的企业和国际化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效:通过两化融合建设的深入开展,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成效显著:产品交货期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产品质量由92.5%的AA率提升到了95.3%;定制产品的研发周期由15天缩短至3天。加工准备时间大幅缩短,产品生产成本下降5%~10%,年增销售收入1580万元、新增利润215万元,每年仅节约的设备维护、人工和质量成本就达100万元。
           专家点评:通过企业业务、信息、流程的不断融合,将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运行的各个业务环节,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OBO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创新。
    岜山集团有限公司
            亮点:公司注重强化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堵塞管理漏洞,不断加强质量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保证了企业经营发展。与此同时,他狠抓管理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先后投资几百万元引进ERP资源管理和OA自动办公系统,在公司财务、物流、生产等诸多方面实施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集团管控,既节约了人力,又达到信息化推广使用。
            成效:公司拥有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士引进的涤纶长丝纺丝和织造设备、聚合设备,形成年产聚酯切片40万吨、直纺涤纶短纤维28万吨、间接纺涤纶长丝10万吨、各类化纤长丝织物5亿米的生产规模。
           专家点评:强化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规范、高效的营销管理体系,打造科学的营销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