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百问纺机-服务与绿色
    作者:易芳 时间:2014-06-17 评论(0)

     

     

    市场对于纺机产品需求呈现怎样的态势?

    各类纺织机械设备的市场需求不同,国际上先进的棉纺企业,现今能把万锭用工降低至50人以下的,都已采用细纱机长车配集体落纱及细络联作为主要加工手段。因此,配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正适合当前纺企减少用工、摆脱用工难、提高效率的需求,清梳联、细络联、粗细联、粗细络联则将是未来棉纺机械设备技术升级发展的方向。不仅棉纺设备需要提高自动化水平,纺织企业对期他纺机设备的需求也是如此。如机电一体化的高速剑杆织机、智能型喷气织机、智能化针织圆纬机、电脑横机、高性能经编机、具有差别化功能的化纤成套设备、具有智能化在线检测与控制能力的高质、高效、环保的印染成套设备及产业用纺织品设备,都是当前企业急需的纺机设备。

    国内纺企对于纺机设备选用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随着中国纺机企业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国产纺织设备已经覆盖了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产业优势逐渐显现。中国纺织企业开始以更加理性客观的眼光看待国产纺织设备。国产纺纱设备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替代了进口纺纱设备,成为企业的重要选择。特别是在环锭纺纱机、粗纱机等设备中,国产设备已经成为主流。这说明国产设备在部分领域,特别是棉纺成套已经取得突破,并得到用户的认可。

    选择国产纺机设备的优势有哪些?

    市场普遍认为国产设备的主要优点是价格合理、维修保养方便、售后服务好和配件价格合理。今后国产设备的发展应重视提升设备的稳定性、提高设备的制造质量及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三方面。

    高端纺机拥有怎样的市场前景?

    高端纺机市场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潜力。柔性、网络、绿色及智能制造将成为纺机行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方向。纺机研发应继续突出高速高效、节能减排、减少用工、数字智能等性能特色,以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减少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合理化配置机制。

    目前纺机市场需求有怎样的特点?

    去年以来,纺织机械市场表现出对速度快、效率高、用工少、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等需求特点,织机市场的发展趋势向小批量、高附加值的新型织机方向发展。纺机市场需求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需求特点集中反映在纺机装备的技术含量,节能减排的应用效果,自动化智能化融合后的创新新成果,在线监控及管理的集成应用等方面。

    行业现状造成了纺机市场哪些改变及需求?

    在严峻的形势下,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成为纺织企业的选择。目前企业技改存在以下几个情况。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以设备升级改造为主,或为保证其产品质量及稳定的订单,并对后市较为乐观,或为避开进口纱线冲击,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个别国营老企业受体制影响设备非常落后,部分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落后设备,希望投资改造,但无资金。

    纺机企业及纺机装备产品的生产有哪些特点?

    过去的纺机过份依赖棉纺成套设备,现在棉纺成套设备的比例下来。有两个趋势,一个是少人化的自动化设备,整个销售量超过50%。另一个是出口的增长,一方面是国内纺织商带棉纺成套设备出国生产,另一部分是东南亚国家也在加快投资,比如印尼市场今年比较好的情况就是这样。针织设备里,横机和大圆机在东南亚等地出口也比前两年有所增长,这和走出去的政策有关,国内订单转移,生产扩张,也促进纺机的出口。今后纺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将围绕更新改造要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发展,另外就是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将是今后几年的一个主要潮流。

    下一阶段,哪些纺机设备将会畅销?

    细纱长车、落纱小车、紧密集聚纺装置、350钳次以上精梳机、非织造设备、针织圆机、定型机、数码印花机、粗细络联、清梳联设备是现阶段行业预见有市场空间的畅销纺机产品。畅销产品具备共同的特点:智能高效自动化、填补市场空缺、具备生产普遍性但技术独树一帜。

    市场持续低迷、平均销售单价下降,企业如何应对?

    纺织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或引入新设备或研发新产品,力求在高端面料上发力,谋求新的增长点。这也是去年到今年来,多家纺织企业上马新项目的原因。比如,山东梁山天润纺织有限公司新增的144台喷气织机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南通宇翔纺织有限公司引进了48台日本丰田710喷气织机,将产品从过去的普通床单、被套面料提升为生产高档服装面料。与此同时,有些纺织产业园区也将引进喷气织机列入了计划之列。

    什么是纺机4S店概念?

    说起4S店,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汽车服务方式——全车、完车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等(survey)。鹰游纺机在浙江开设一家纺织机械4s店,是国内纺机业的首创。很多企业都想在当地解决产品销售及使用环节中的各种问题,不仅是服务,还包括产品的展示、新工艺的交流、特殊定制等业务,而鹰游纺机4S店的建立便是源于这种需求。4S店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的问题,未来的竞争是市场认知和产业链整合的竞争。

    纺机设备“私人定制”模式正在开启?

    在整个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不佳的情况下,纺机企业为下游客户量身定做的业务却在逐渐增多。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大多数纺机企业还是要等到下游纺织企业真正好转起来。而在行业复苏真正来临之前,纺机企业做私人定制式的订单或许会是一个方向和办法。去年不少纺机企业也加入到了对旧的棉纺设备改造的行列中,并获得了不错的利润。不少纺机生产企业纷纷开始与用户企业签订个性化定制订单,之前被人们普遍不看好的毛麻丝等小行业,也逐渐引起纺机企业的关注。

    私人定制”是否会成为纺机生产与服务有机融合于产品的起点?

    1. 从售后服务的完善到售前生产的差别化定制,纺机产品的概念外延已经不再仅止于产品生产本身,而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流程。在为客户定制产品方面先行一步的华方科技表示,定期与客户联系,调查客户反馈及需求,共同探讨并为客户量身打造所需机型产品,是目前公司发展重点之一。同时也看好这种发展即将形成规模化的趋势,是未来纺机产品研发的方向之一。

     


    技术篇

     

    今后纺机行业的技术重点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在接下来几年里,纺机行业的重点工作是,加快知能制造和数控一代纺机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型产品开发;加大高性能专用纺机基础件的技术攻关;提高产品可靠性;推动品牌建设及提高竞争力,为纺织产业升级做好装备先行工作。随着纺织产业生产规模扩张势头的逐步放缓,企业对纺机设备升级改造的进一步加大。纺织企业对于先进设备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提高,自动落纱长车、清梳联、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全自动转杯纺前景广阔?

    转杯纺作为效率高、产量大、又能节省用工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广。有数据统计显示,全国转杯纺规模现已超过300万头,然而全自动转杯纺所占比重仅为10%左右。

    全自动转杯纺,虽然目前的市场份额所占比重还较小,尚未被市场完全接受,但仍有其特定的客户群体。而且就当前行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全自动是大势所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以及企业对于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一纺纱技术未来前景将十分乐观。


    选锭子,速度最重要吗?

    速度和可靠性是锭子产品最重要的两个指标,速度代表了厂家的技术水平,而可靠性则决定着锭子的使用寿命。目前国内纺企对锭速要求不高,这是我国纺织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决定的,未来随着纺织企业用工越来越紧张,高锭速带来的高生产效率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喷气涡流纺突破了传统纺纱技术的哪些瓶颈?

    喷气涡流纺是利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纺纱管来代替高速回转的纺纱杯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办法,是真正意义上的气流纺纱。喷气涡流纺纱工艺流程短,制成率高,同时能节省很大的用工量,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喷气涡流纺主要具有三种显著的优势特点。一是毛羽少。二是密度高,增强了纱线的强度和均匀度。三是双重结构,能纺出丰富多彩的特种纱。


    喷气涡流纺有哪些缺陷
    ?

    在耗电量方面,喷气涡流纺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在对原料的要求上,涡流纺也显得比较“高贵”。一般传统的环锭纺要求纤维线密度为1.5D就行了,而它却必须要求纤维线密度为1.2D,甚至更高。目前涡流纺还只能纺化学纤维,而不能纺大批量的天然纤维。


    涡流纺纱机器材如何选用
    ?

    涡流纺的高产、高速对纺纱机构和专件器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纺纱机构中的针座、喷嘴、纺锭的选用与管理对成纱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针座型号决定了从前罗拉的钳口点到纺锭前端的距离,对涡流成纱性能有重要影响。当采用不同的原料时,也应选择不同型号的针座。纺棉时应选用L7型针座,而化纤及其混纺时应选用L8型针座。 


    4D
    针织时代什么样?

    Fabdesigns公司针对客户需求在纺织领域推动创新,并引进了最先进的针织设备——Stoll ADF3横机。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台机器的技术所加工的并不仅仅是纱,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智能纺织品。先将纱线穿入喂纱器管道,接着就能在这台机器上为高性能材料的开发建立一个复杂的网络。简单地说,这台机器帮助我们对织物实现了垂直、水平、厚度以及斜度的控制。目前,三维针织技术在纺织行业受到热捧,但这台机器却能实现对纺织品更多维度的控制。


    新型精梳机的特点
    ?

    新型精梳机也称为高效能精梳机,是指在较高生产速度下,消耗较低的生产成本达到理想产量和质量的精梳机。这类梳棉机的主要特征是:以减小机件运动惯量及加速度为目标,采用锡林变速传动方式、新型材质的锡林弓形板以及新的钳板给棉方式;以减少前罗拉高速运转对纤维条干损伤为目标对牵伸机构进行优化,即采用三上三下加压力棒形式的牵伸机构,牵伸区的游离纤维被有效控制,使不同长度纤维在高速度下具有更强的集束和附着;在高速度条件下,以达到稳定合格梳理效果为目标对梳理元件进行优化选择,即采用适应高速的新型锡林和顶梳。


    精梳机未来往哪里走?

    未来精梳机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变速梳理技术腾出来的梳理区间,最大限度扩展锡林梳理区;精梳机所有传动应该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伺服多轴驱动、全电机控制,参数随机设置,使控制装置与驱动之间具有极高的数据交换速度,便于操作人员对分离曲线及各主从轴之间速比的调节,基本实现计算机数控和机电一体化,简化传动机构,达到高产、优质、低耗和省人工。同时,精梳机所有传动均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伺服多轴驱动、全电机控制,工艺参数可以随机设置,这既是精梳机重大的变革和创新,也是未来精梳机的发展方向。


    清梳联改造能简化么?

    大家现在常说简易清梳联改造,其实从技术角度来说,改造成功的企业采用的完全就是清梳联技术,包括连续喂棉技术、混合环自调匀整技术、棉箱的气压控制技术等。也许有些小企业不具备清梳联技术,就将改造进行了简化,如自调匀整仪采用开环控制(根据棉层厚薄,简单的用PLC控制给棉电机的速度),就叫简易清梳联,其实是对清梳联改造的误解。


    缆型纺是什么
    ?

    澳大利亚联邦研究院在赛络纺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单纱纺纱技术,即缆型纺(solospun)。使用该技术加工的单纱具有优良的织造性能,有着和传统单纱不同的纱线结构。这种纱线的强力高、耐磨性好、毛羽明显降低、织造效率显著提高,能节约用料、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为单纱织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这项技术正在受到各国纺织专家关注,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国产细纱机锭速缘何不如印度
    ?

    印度纺织企业购买设备时首先考虑的是资金回收期,所以细纱机的锭速是他们采购时首先考虑的指标。国内纺织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纱线质量,认为只要保证了纱线质量,就保住了经济效益,至于资金回收期则考虑得很少。所以国内纺织企业对细纱机锭速的要求一般不高。这种思想影响着国内细纱机的发展。


    服装印花厂常见哪些印花机?

     近些年,服装印花厂正在正常使用的印花机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有:平网印花机、圆网印花机、热转移印花机、数码印花机等。

     

    什么是针织大圆机?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企业里称作进纱路数,简称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之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针织大圆机总体上来分具有单面系列和双面系列两大类。

     

    紧密原理是什么?

    所谓紧密纺技术是在环锭精纺机上开发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精纺机牵伸装置前增加了一个纤维凝聚区,消除了前罗拉至加捻点之间的纺纱三角区,因而消除了三角区对成纱表面结构(特别是毛羽)、纱线强力和弹性,纺纱运行性能(断头)和游离飞花(环境洁净度)等的影响。

     

    我国紧密纺技术的瓶颈在哪里?

    我国紧密纺技术发展过程中最大瓶颈是钢丝圈——至今必须依赖进口。目前,能适应紧密纺要求的重庆金猫的钢丝圈,无论是在车速上、还是在寿命上仍有不小差距。

     

    负压式紧密纺改造价格有无优势?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如按改造整台车500锭计,赛络纺改造只需不到4000元;国产机械式集束紧密纺改造的成本为4万元左右,进口的12万元左右;国产负压式紧密纺改造的成本为7万元左右,进口的20万元左右(具体还要看配置情况)。因此,负压式紧密纺改造在价格上并无优势,其优势主要在于比其他纺纱形式的可纺支数范围大得多、适应性更强而已。


    历史篇



    中国最早的纺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中国战国时期的织机已经运用杠杆原理,以脚踏连杆带动综框完成开口动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手摇纺车纺纱,到了宋代已经发明了30多个锭子的水力大纺车。


    现代纺织机械在什么时候诞生?

    1769年英国人R.阿克赖特制造水力纺纱机。1785年英国人E.卡特赖特发明动力织机,同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用蒸汽机为动力的棉纺织厂,是纺织工业由工场手工业向大工业生产过渡的一个转折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加,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发展,相应地推动了纺织机械的改进。能源改革(以蒸汽动力代替人力、畜力)则奠定了现代纺织机械的基础。


    中国纺机行业在什么时候形成?

    中国民族纺织机械工业发端于19世纪末期。直到解放前的近半个世纪里,中国人还不能自主生产纺机设备,只能从事进口设备的简单装配与维修。解放后,中国纺机人在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化纺织设备及器材制造工业体系,并跻身于世界纺机业强国之列。


    新中国纺机行业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怎样的?

    首先面临的就是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初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中纺公司所属的上海第一、第二机械厂、青岛第一机械厂和天津第一机械厂,改为国营企业;接收了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厂、分厂和远东针布厂,改为公私合营企业)和对民族资本企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开始建设新的纺机生产企业,奠定了新中国自力更生的、完整的纺织机械器材制造供应配套体系。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