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百问纺机-出口与走出去
    作者:易芳 时间:2014-06-17 评论(0)

    我国纺机出口到哪儿了?

    2013年,我国共向16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纺织设备,出口总额达到2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6%。其中,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是中国纺织设备出口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向这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为11.87亿美元的纺织设备,占全部出口总额的47.11%,同比增长14.01%

     

    为什么是这些国家?

    中国纺织设备大量出口到这些国家,主要缘于这些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印尼9400万就业人口中,12%集中在制造业,而纺织业的就业人数约占制造业的15%(约175万人,不包含200万间接就业的人口),在过去的10年平均每年为印尼创汇超过50亿美元,印尼现有棉纺纱锭800多万锭,其纺织工业的规模尚未饱和,发展空间很大。

     

    这些出口地国家具有哪些特点?

    印尼、越南、孟加拉等国家都将纺织服装产业列为本国工业发展的重点。这些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对设备的旺盛需求,特别是一些原来本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将进口设备作为提升本国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手段。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设备当然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

    纺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展如何?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也带动了中国纺织设备向海外进军。天虹纺织集团在越南已经投产的一期14万锭项目设备就来自中国纺机企业成套棉纺设备的出口,即将投产的二期30万锭项目将继续使用中国纺织设备。

     

     “走出去”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东南亚国家的纺机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他们的纺织服装产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产品类型也在不断转变,当地经济政策的调整、本土纺机企业的快速发展、海外纺机企业在当地设厂等等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中国纺织设备的出口。

    如何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我国在棉纺成套、涤纶成套设备和印染设备上均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加快实施产品的梯度转移,加大对上述地区的直接投资,大力实施出口策略,寻求技术升级新方式,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新贸易保护政策的威胁,通过传统仿制手段和单纯的技术引进已经不太可能持续支撑纺织机械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因此要加快实施并购策略,向纺织机械发达地区的特色企业实施行业并购,直接获取先进、持续的产品技术,寻求技术升级新模式。

     

    如何打响“中国制造”的名号?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会长顾平建议中小企业要“抱团走出去”。“目前,中国90%的纺机企业是民营企业,他们市场观念强,对于拓展海外市场十分有活力。但是,靠企业单打独斗势单力薄,如服务跟不上,还会影响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而依靠团体力量则大有不同,例如今年江苏省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组织34家企业参加印尼展会。此项目被江苏省政府列入‘2014年江苏省贸易促进计划’,根据该计划,参展企业均获得展位费和展品运输费80%的商务专项资金补贴。抱团参展不仅获得了国家政策的补贴,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出口信贷业务,可以说很好地借助了国家的力量。此外,按产业链来做配套服务,将大大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东南亚纺织市场呈现怎样的供需特点?

    印尼市场主要是纺纱和服装行业发展较快。今年印尼纺机展中国参展的企业最大最多,也是因为我国纺机产品的性价比比较高。同样的产品价格可能比国际产品低三分之一左右。纺织机械设备走出去的难度比较高,和面料服装这样的行业情况不同。纺机是成套设备的销售,售后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一套设备坏了一个零件,从国内寄到国外已经是几星期的时间。

    首家专门服务纺机出口的机构是哪个?

    中国苏纺纺机联盟(SUTEX)的成立,意味着江苏纺织机械与器材企业联起手来抱团向海外出击的开始。这也是全国第一家旨在专门服务纺机出口的机构。联盟成立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在印度尼西亚梭罗地区建立一家纺机出口贸易服务中心,设立常年服务网点,更好地联络客户,反馈信息,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并积极在目标市场上推广中国纺机产品和技术,不断提升中国纺机纺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013年国内纺机最大收购事件是哪个?

    2013年,江苏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斥资42.3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了世界纺机巨头欧瑞康天然纤维和纺机专件资产与股权。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纺机产业的格局,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纺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的领导地位。



    历史篇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纺机行业的发展状态是怎样的?

    生产经营活动体现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在这一阶段,全国纺机企业基本上属于国有和集体所有制性质,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如同其它行业一样,纺机厂严格按照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安排生产,由国家统一组织和调配人、财、物、产、供、销等全部经营活动,纺织工业部负责审核纺机企业的产品、成本、价格等控制指标,各地纺机厂如同全国一家大纺机企业的各生产车间,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对我国纺机行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生产布局比较分散,通过新建和由沿海向内地的大规模搬迁改建,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均建立了属地内的纺机生产企业。生产集中度不高,市场结构呈现弱竞争性,生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由于多年来的封闭式发展,我国纺机制造业虽然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与发达国家的纺机业相比较,我国纺机生产技术水平却处于较低的状态,与国外企业的技术落差进一步拉大。

     

    十三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纺机行业发展进入怎样的阶段?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也即“七五”和“八五”时期)。在纺织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在这一阶段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这一时期,我国纺机设备保有量大幅度增加。“八五”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纺织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结构调整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诸如限产、压锭和减员的结构调整政策,受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纺机行业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纺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由“七五”时期的8.2个百分点下降到“八五”时期的3.6个百分点。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