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遭遇了比2008年更加寒冷的冬天,国内外需求疲软让从业者们感到了些许的迷茫与不安。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内生发展和资源整合成为企业普遍面对的重要课题。
甚至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要在行业中打响的或许不是品牌战、价格战、渠道战,而是资本战。在未来,企业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产品竞争层面,而是企业整体资源之间实力的较量,资本为王、资本整合的时代正在到来,未来的企业都将面临整合与被整合的问题。
在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六届四次理事会期间举行的纺织资本论坛再次把焦点集中到“资本”上,也引起了业界更多的关注。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冯德虎,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雄,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伟,武汉市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证券特许会计师金鑫就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上市只是一个过程
去年底,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卡宾服饰成功赴港上市,再次提振了业内信心。我们看到,纺服企业正逐渐走上资本运作的道路,不少品牌也正着手上市计划,以求融资拓展销售网络。但我国上市的纺织服装企业数量较少。截至2014年3月,A股上市纺织服装企业数量有72家,其中主板有26家,中小板有45家,创业板有1家企业。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比例只有2.86%,而且上市纺服企业主要集中在主板和中小板,其中中小板占比最高,约为62.5%。
企业要获取资本的青睐,还需要大练内功。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委员会执行总经理庄玲峰认为,企业首先要有优秀的品格,才能让风险投资公司放心地把钱交给这个企业。此外,企业家需要有“杀手的直觉”,能够准确抓住市场机遇。“资本的力量很大,资本发展的速度也很快,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好准备,资本找不到他们,他们也找不到资本。”
然而,上市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部分企业长期发展中的阶段性目标。上市不可能实现企业的永久盈利,企业也不会因为上市就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上市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资本市场大有作为
当前的改革背景下,纺织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指出,虽然当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纺织行业企业应该从早谋划,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加强创新,调整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证券化率较低,纺服行业证券市场总市值占其工业产值的比例约为5%,远低于我国证券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重47.09%,可见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在纺织服装领域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根据Wind数据统计,纺织企业募集资金投向主要为生产类项目,服装企业募集资金投向主要为营销网络、生产基地、信息化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在募集资金投向金额中,营销网络比重最大,约为63.21%,其次为生产类建设项目,比重为26.53%。
在庄玲峰看来,纺织服装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能够实现内生发展,可以取得相当于公司数年经营积累才能积累的资金,还可以树立优质的形象,改善财务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提供保留和吸引人才的激励手段。
企业在通过资本市场完成财富大量增长的背后,所表达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资本力量的选择性进入将为具有成长性品牌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养料及资源;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以投资股权为重要多元化方向的“赚快钱”行为可能成为行业的安全隐患。对纺服企业而言,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感叹国内众多经营实体对证券市场的“热爱”,他甚至怀疑在国内的某些产业中,还剩下多少企业家在安心做产业。
来自资本市场的力量及诱惑正在全方位的改造着国内纺服行业。尽管,在股市火爆发展的眼下,产业发展显得有点“弱势”,然而,必须指出,证券市场得以存在乃至发展壮大所依赖的基础是产业。从这个角度上说,发展纺服产业,提升纺服产业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并购适合自己的资源
并购,向来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也是纺服企业实现资源整合的必然选择。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集中度水平较其他行业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整合空间。
在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胥朝阳看来,当前纺织企业转型发展之路有三条,自主创新、战略联盟、并购重组。并购重组是解决纺织企业规模过小、缺少龙头企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技术投入不足、社会美誉度低等问题的抓手。并购重组有助于运用新型纺织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产业,是传统纺织业向现代纺织业转型的推手。
目前中国纺织业的并购案例并不多,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江苏、浙江一带的企业比较活跃;其次是位于珠三角、中三角一带,如湖北、广东的一些纺织企业。胥朝阳认为,中国纺织业的并购实践分为产业链延伸的业务拓展型并购和产业链强化的行业巩固型并购两大类。
2011年,波司登收购杰西女装,标志着波司登从单一季节性强的羽绒服行业向非季节性的女装市场进军,这是一起典型的纺织行业相关多元化业务拓展型并购。通过并购,波司登分散经营风险,多元化经营可以缓解单一业务失败对整个公司毁灭性的打击,并利用杰西女装的形象和声誉,波司登成功进入女装行业。
随着一些中国品牌试水国际市场,纷纷将足迹踏至海外,品牌收购潮随之兴起,本土品牌借船出海,助推品牌实现国际化发展,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实现成功并购。
企业在选择收购对象时,一方面应注重品牌的互补,另一方面应侧重于那些品牌形象、市场影响力良好的企业,以便于将新鲜的管理血液注入品牌,激活潜在市场。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只有找到与自己相吻合的“齿轮”,企业才能“转”得更快,谋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