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 Chen 陈野槐设计思想集锦
美籍华人设计师Grace Chen陈野槐是首位留学世界顶级的美国纽约时装学院FIT的中国学子并获FIT 1996年度最佳设计大奖,师从于Giorgio Armani的技术总监,先后担任纽约、洛杉矶的著名国际时装公司设计总监,为众多名人政要,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明星设计服装。2009年Grace Chen高级定制设计中心在上海成立。
从事服装设计多年,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 关于设计,被问过很多问题。 细细想来,这些问题可能是大家最想从设计师那儿了解到的。从纽约、洛杉矶到上海,再到北京的设计生涯,加之我的设计又以晚礼服为主, 颇有点神秘色彩, 这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点滴见解。
为什么做服装设计?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学时候写作文, 老师给的命题是“我最崇拜的人”, 我写的是葛丽泰·嘉宝。因为从小喜欢好莱坞的女明星, 如泰勒、 嘉宝、索菲亚·罗兰等,喜欢她们美丽的华服。读初中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日本时装画大师柳原操的画册, 从此我确立了要做服装设计师的理想, 直到今天也没有动摇过。而我的好莱坞情结最终把我带到了美国, 在纽约时装学院,我为莎朗·斯通设计的颁奖礼服获得了年度设计大奖。好像是命中注定的,很幸运,自己一直在做热爱的事情。
礼服和一般服装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最重要的是什么?
从纽约时装学院毕业后,我几乎一直在做晚礼服的设计, 礼服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 在美国, 人们非常重视礼服, 这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而在中国, 礼服又有不同的意义.
做礼服最重要的有三点:人,场合,风格。人就是谁来穿这件礼服,她的身材,气质,肤色,个性,身份,社会影响力,她的品味和风格,她的心理安全度,她的表象和内心的激情,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礼服不仅是遮盖身体的一件华服,更是展现女人平常不外露的个性以及妩媚和性感的一个机会。礼服是相当特殊的衣服,对于东方女人来说,这种将自己的魅力展示出来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更加要珍惜,要在乎,要做好,要做到生理和心理的舒适度完美无缺。
所谓场合,就是穿上这件礼服去哪里。是个人与家庭的场合,如婚宴,喜庆,还是商务,社交,职业中的场合。是作为女主角,如女主人,主持人,获奖者等等,还是参加的嘉宾;是什么圈子的场合,比如时尚圈的要求与企业圈肯定有所不同,娱乐圈与学术圈也不一样。礼服首先是“礼”,“服”后之,所以礼服首先要考虑的是和度,得体,有分寸感,有尊重感。做礼服的设计是必须理解场合,和度的盛装出席是对场合、主办者以及来宾最大的尊重和捧场。
所谓风格,就是设计师对风格的把握。做礼服,设计师首先要谦和,要理解遵从着衣的人,着衣的场合,但礼服在所有这些约束之外又必须是卓尔不群的,是让人过目不忘的。设计师不仅要有明确风格的把握,找到着衣人最美的优点来发扬光大,还要说服她用充分的自信来展现这件礼服,展现自己的魅力。
大多数人认为礼服是一件华丽的蓬蓬裙, 穿上之后要小心翼翼, 不能自由活动, 象在春晚的舞台上那样, 是这样吗?
对于礼服来说,舒适性就是一切。首先礼服通常比较贴身,露的皮肤比较多,不合身不舒适怎么能穿呢?不舒适的礼服只能保持一种姿势站着,随时需要拉拉扯扯,还能谈得上自信和美吗?礼服就是把灰姑娘变成公主,一件好的礼服绝对应该对身材的缺陷有掩盖,对优点有提升,完美礼服可以把任何身材气质的人打扮得有魅力。
注重舒适性是否意味着会牺牲造型感?
我会大声说:当然不会!!这其实是个专业技术性的问题,如果有设计师说舒适会妨碍造型,我认为是在忽悠大家,是本末倒置。舞台表演的costume是另外一回事,那是表演的道具。生活中的服装首先必须是舒适的,礼服也是一样。设计师必须有这个能力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让一件衣服穿起来舒服,这是职业水平的基本要求。
您会通过怎样的手法让礼服有舒适度?
立体裁剪技术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美国做设计师十几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掌握了最纯粹的欧洲立体裁剪技术和美国式的人模号型系统,这两样是欧美服装技术的核心。每一位客人都有自己的专属人模,我们在这个人模上做立体裁剪的样板,这样可以在几乎不用试穿的情况下就能做出合身度舒适度极高的衣服来。
用最精美的面料里料也是保证舒适度的要素,我们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它们来自欧洲的羊毛,蕾丝,苏杭的真丝!
无论多忙,我们始终都要把好设计、线条、比例、品质这几个大关。作为为数不多的技术很全面的设计师之一,我们自己培养样板和工艺师。我一直用乔布斯的话勉励我的团队,光有好的灵感和设想是没用的,你还要有技术和执行力来实现设想,完成一个完美的产品。
从美国回来后,您觉得中国的服装市场环境与美国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消费观念有没有差别?
在服装市场上,中美最大的差别就是:国内的服装产品太单一了,美国的服装无论是类别,风格,功能,差异都非常丰富。在国内,我们可以在淘宝网上找到很多正规市场渠道没有的服装,这些绝大多数就是出口的东西,而另一方面,我们商场里的东西太同质化了,这与我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
对你来说,在中国做品牌最困难的是什么?
一是很多消费者缺乏自信,我们需要花一定时间来推广我们的观念,但是我很愿意来做这件事,总要有人来改变现状。二是办企业太难。我需要寻找好的合作伙伴。在国内,设计师创立品牌能得到的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还太少。
当国际服装品牌进入国内扎根之时,许多华人设计师也在为国际品牌做设计,这是否可以认为国际上已经认可中国的设计师?中国的服装产业距离国际化还有多远?
在国际品牌里做设计师的韩国人更多。韩国的整体服装水平也是超过我们的,那么韩国人有没有被国际时尚主流承认?在美国多年,我反而觉得华人设计师的地位在美国超过了日本或者韩国,甚至还进入欧洲主流。我一直认为华人对于西方时尚的感受力非常强,在纽约或洛杉矶的晚宴上,经常可以看到最时尚的女人是华人。中国人有文化的自信,所以能更大方接纳别的文化。
其实,设计师的地位被承认不是我们走向国际化主流的真正标志,我觉得只有大多数中国人和老百姓的时尚水平、讲究程度进步了,我们才真的可以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