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
  •  
    八面来风,无招胜有招
    作者:易芳 梁莉萍 时间:2014-06-20 评论(0)

     

     

     

    ——对话常州润源经编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裁兼董事长王占洪

     

     

    与王占洪面对面时,那份处变不惊八方不乱的平和从容,和十年里他亲手创造的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奇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带您最近距离地听听他的讲述。

     

     

     

     

     

    记者:作为2013年度的纺织行业创新人物,您是怎样看待和理解创新的?

    王占洪:创新是我的习惯,是我的常态,要工作就必须要创新。

    创新最重要的是思维创新,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如果你不敢想,那你就绝对不敢做。所以我们要敢想,敢做,敢面对。创新是常态,失败也是常态,你有没有勇气去面对失败,承担责任。

    我们在看小说电影时会发现,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招式,你要忘记一切招式,无招胜有招。不要用固定的东西把自己圈住,只要掌握核心原理,就不需要那么多招式。而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忘记过去。总是会出现“这件事情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来做”,“以前我们就是这样做的,一直都是这样”这种对话。这就说明你的思维已经固化,没有创新精神,不敢开创,不敢革新,沉浸在历史的过去里。

    创新需要领悟,积累和感悟。

     

    记者:无论行业中还是企业里,熟悉您的人都说您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你是怎么看这种评价的?

    王占洪:我有一个习惯,当一个技术问题阻碍了公司的发展,我就一定要想通它。上班时间下班时间睡觉时间,一直在思考,不找到解决方案不罢休。在找的过程中,一切想象都有可能。经历失败对我来说是常态,失败也是一种收获。失败失去的是经济或物质上一些有限的价值,但得到的是从失败过程之中感悟到的经验,这种经验将让下一步走得更好,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经历过失败,能力和思想将进一步提升,也会更加坚强。

    敢想敢干和性格有关,首先要敢干,敢于面对,敢于承担责任。不要出了问题躲在背后,出现问题就去面对它、解决它,不要逃避它。这是性格里的东西。另一点是经历,经历越来越多,从中感悟到成功是有规律的:要把一件事情做好,要有一种观念。企业要坚强健康地发展,必须要经过风吹雨打。就像一棵树一样,一直生长在暖房里,某一天风雨来了,可能一下子就毁了。所以平时要多经历一些挫折困难,不要去回避,要勇敢地去面对。

     

    记者:十年里您和您的团队研发出大量的宝贵技术成果,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这个过程里的收获?

    王占洪: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我提出我的方案,如果团队不能同意,那种时候我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做过失败了,自然也能明白我说的话。我不会强制员工说不允许你们去做,我会放手让你们去做。我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去感受和经历。当你去经历过,就会从中感悟。这也是要培养一个团队,一个有战斗力竞争力的团队,不断磨练不断优化提升的过程。

    有一个数据,说明我们在经营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就:我们每年来平均增长达到80%。偶尔的成功不算成功,要保持持续增长并不容易。这些数字都是依靠创新研发做到的。要舍得创新,勇于创新。

    我们真正的强项在于基础力量和综合规模。靠某一个产品的暂时领先是支撑不住企业的长期发展的,我们要向织机全方向发展,把内功练好,把根扎实。

    我有一套工作目标,同时也是人生目标:积累事业基础,积聚生命元气,探索宇宙规律,维护家庭稳定。要去了解大自然的规律,事物本源,慢慢就能感觉到事情不管有什么变化都有它的规律,一通百通。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国纺机行业面临怎样的现状?

    王占洪:国内纺机市场的现状是:供大于求。前几年同类型投入太多,导致目前供需不平衡。因此下一步就是面对危机,但危中有机,要从危中寻机。在供需不平衡的市场上,很多企业如果不改革创新,面临的就是淘汰。你不走不代表别人不往前走,每个人都在发展路上拼命向前,我们唯有跑得更快。

    机会是,我们正面临新的机遇发展,那就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是大概念,要运用到我们的行业中来。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整个商业模式和制造模式要发生改变,润源也在准备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要打破原来传统的模式,这是一个大课题。

    能不能站在未来的市场上,关键看你怎么想。

     

    记者:您怎样看待品牌对于纺机产品的重要性?

    王占洪: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然要素,必须在品牌方面投入建设上下功夫。

    目前的市场,有品牌和没有品牌的认知差异还是很大的,因为企业长期发展要借助于品牌的力量。品牌要靠外在有形力量的推广,同时还要靠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去点燃这个品牌,内外兼修才能建设起一个好的品牌。下游企业除了品牌之外,更多关注的是产品回报率,能为我带来什么,带来多少利润效益。因此,品牌只是一个切入点,之后还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反作用于品牌。

     

    记者:在您看来目前我国纺机产品与国际的差距在哪里?

    王占洪:我们产品和国际的差距,根源在人上。人是产品的意识。在向国际先进学习的时候,有些企业练功练到走火入魔,创新没学到,严谨没学到,创新没有一个勇敢的思维,严谨没有一颗平静的心,两者加起来就成了走火入魔。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纺机产品。

     

    要把做产品分成两块,一部分是发散性思维,去搞技术研发;另一部分是平下心来去踏实做生产。两部分的性格和文化都需要有,并且不能混合。

     

    要做技术,首先你要发现问题,然后要做方案,做计划,做实施做检察,这其中最难的是做方案和发现问题。我们可以借助管理的工具,比如统计,来发现问题。方案本身就是技术研究,方案做好了要做计划,计划做好了要实施,这些都是管理问题。整个技术研发过程拆解之后会发现,除了方案研发,其他的都是管理问题。

     

    所以当我们有了好的管理体系和人才,自然就会带动好的技术发展。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体系和人才,即使给你一个爱迪生放在这里,你也不会用。

     

    未来,经营心态要开放,包容各个领域的新技术和理念,不要抱着自己的曾经驻足不前。

     

     

     

     

     

    记者:关于纺机智能化趋势,您有怎样的判断?

    王占洪:智能化发展是行业必然要走的一条路。未来纺织用工会越来越紧缺,制造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必然要向智能自化发展,否则纺织产业将最终转移出中国。现阶段唯有加快创新,开发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要站在行业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企业要考虑怎样研发生产,行业政府来考虑这个产业怎样能继续留在中国,立住脚。

    润源的智能化自动化研发已经开始,仍然需要长期的积累,每天坚持进行点滴智能自动化改进,久而久之就能完成这个划时代的发展。

     

    记者:您对于润源的未来有着怎样的预期和规划?

    王占洪:经济和纺织大环境不好,但在大环境当中总会有几个产品很好,这时候就需要你把握住这几个产品。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难关,解决难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的工作就是解决企业的内在问题和外来问题,时刻要思考,时刻在解决问题。

    目前润源每年投入研发团队的资金达到一千万元,并且研发投入将保持在不低于企业总投资的5%。有人说我一天到晚浪费得不得了,但创新就是成本的投入,无论管理还是技术方面。所谓的“浪费”,结果比那些“节省”的企业发展上升还要快。

    润源的第二个十年将走国际化道路,成为国际化企业。下一个十年我们的任务是很重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梦想等待我们去实现。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