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

  • 暂无相关信息
  •  
    安徽桥的中原新崛起
    作者:梁瑞丽 时间:2014-05-22 评论(0)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新星——安徽桥的中原新崛起



        在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从东部向中部转移的大潮中,有这样一个地方,正吸引着行业的关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发起组织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整体从东部向中部转移的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在此拔地而起,阳光集团、七匹狼男装、玛米玛卡童装、香港嘉华服饰、鸿正服饰、帝邦服饰等行业知名企业抢先入驻并相继建设投产。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众多协会商会和纺织服装产业链企业来到考察并表示高度关注。


    这个地方就是桥,安徽省宿州市唯一的市辖区,地处皖鲁苏豫四省交界处,坐拥190万人口,号称“天下第一大区”。历史上的桥因京杭大运河而得名,公元605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在汴水咽喉处,垒土为,架木为桥,始为桥。今天的桥因京沪高铁而加速崛起,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桥正式纳入北京三小时、上海两小时高铁经济圈,迸发出巨大活力。以桥为中心,半径300公里范围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辐射2亿人口,大有“立足桥,挺进中原”




    独到的优势


        产业转移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地方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上一轮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沿海省份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进而发展成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靠海是当时最大的优势。而随着世情国情和产业本身的发展,新一轮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梯度转移”,需要考虑的显然要更多,交通是否方便快捷,劳动力是否充足稳定,周边地区消费市场是否旺盛持久等。而桥正好契合了以上要求。

    桥位于京沪高铁的地理中点,面向长三角,背靠中西部,南与大珠江三角洲相连,北通环渤海经济圈,承启东西,连通南北,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内有三纵两横的铁路路网、两横三纵的高速路网和通长江达东海的水运航道,城区距徐州观音机场仅70公里,便捷的区位交通可实现从桥一小时上天(徐州观音机场),两小时下海(黄海、上海),三小时进京(北京)。


        桥面积2868平方公里,地处淮北平原腹地,人口190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区,外出务工人员多达40万人,其中熟练的纺织服装产业工人超过20万,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城镇化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相互叠加,人力资源优势凸显,综合人力成本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60%。

    以桥为中心,300公里范围内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辐射2亿人口,经济腹地广阔。随着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新增城镇人口和中高收入人群比例快速增加,消费潜力巨大,是纺织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之地。



    政府的诚意


        宿州市委常委、桥区委书记孙勇这样讲到,“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都会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的概念,我们认为富商是前提,不富商就不叫亲商,更谈不上安商,产业转移的本质是成本驱动,具有高度的市场性,我们发展思路很简单,就是通过千方百计围绕降低企业人力、物流、配套等成本来承接产业转移。纺织服装已列为桥区的首位产业,要在三年内把纺织服装打造成在全省知名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首位工业产业,虽然桥区纺织服装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对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信心,因为我们有信心把成本降下来。”

    桥在打造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过程中没有仅仅满足于凭借“先天优势”外出招商,桥的决策者用企业管理中的“SWOT”态势分析法,理性地研判了当地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蛋糕”不断做大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调控是机会;桥也有交通、人力、市场“三位一体”的优势;同时,起步较晚,产业链条不及沿海地区完整的劣势以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但是桥已经抢得了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先机,更是怀着极大诚意来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成本,欢迎四方客商。

    集聚优质资源: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选址在宿州城区与宿州高铁站的中间位置,与桥政务新区毗邻,乘车到宿州市区(宿州火车站)只需10分钟,到宿州高铁站只需15分钟,随着宿州市区向京沪高铁方向发展,产业城成为宿州“东部新城”。当地政府委托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高规格规划设计了产业城集生产加工区、商贸物流区、创意研发区、教育培训区、会展旅游区及和谐人居新城为一体的“五区一城”规划。可以说,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创建之初就拥有了“产城一体”的优质基因。

    专项政策扶持:宿州市、区两级均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用于专门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升级改造、创树名牌和建设标准化厂房、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化平台都有资金补助。另外,还将从土地指标、融资、人才引进、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强化用工保障:首先依托全区190万人口,建全区、乡镇、行政村三级招工服务网络,帮助企业招工,然后依托产业基地培训中心有针对性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培训,最后根据企业不同群体的居住需要,在城区规划建设公租房、高级人才房及保障性住房等,实现员工在园区就业,在城里安家,有效帮助入驻企业解决招人、育人、留人的问题。

    完善产业配套:积极引进了广东临安物流、广东凯达物流、南翔集团等现代物流企业,根据入驻企业需要,协调开通相对应的物流专线,为企业配套及拓展市场和电子商务的进驻提供便利。同时,加快产业城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为纺织服装上下游产业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平台,利用全区建成的百万平方米可售可租的标准化厂房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配套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十二五期间,宿州市明确提出“产业兴城”战略构想,重点打造“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基地”和“中国中部鞋业基地”两个国家级产业转移与承接示范基地。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来产业城调研时,福建宝德集团董事长林向阳对桥区在招工服务和人才培训方面的做法和超前的政府服务赞赏有加,熟练的产业工人和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完全能够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为入驻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效的转移


        福建七匹狼集团董事长周少雄欣慰地看到,从考察洽谈到签订合同到开工建设等各环节,宿州市、桥区两级政府都表现出高效迅捷的办事效率,从2011年4月10日双方召开项目恳谈会到11月6日工厂奠基仪式的举行,这一过程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期间,桥区政府还为两家企业提供了专门的过渡工厂供企业培训员工和试生产,新工厂投产之前政府就已经帮助两家企业各召集了1000名员工供企业挑选招聘。“最初投资宿州项目时,有一定的试探性考虑,经过一年来的运作发展,感到宿州很多方面如招工、服务等都做得不错,园区的硬件软件建设都在逐步完善。七匹狼将以入驻宿州作为调整产品结构的新规划新起点,并将安徽七匹狼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示范工厂。”

    在柒牌服饰考察团来考察时,安徽宝德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士尊接待了来自这批福建的老乡,在交流过程中,马士尊与老乡分享了在桥这两年来的感受:来到桥感受最深的就是政府周到的服务,开始是有求必应,到后来更是事事想在前。项目签约后实施过程中区招商局、园区等部门跟跑帮办;过渡生产时,曾向区政府反映了当地工人以梭织工为主、工人结构单一的问题,区政府立即行动,协调宿州第二职业高中建成培训中心,为宝德提供订单式培训,储备技术人才;到落地建设期间,更是有一名副区长专门协调解决各种问题,这在福建是不可想象的。马士尊表示,现在安徽宝德工厂工人的平均月工资约2000左右,并且这个工资能比较稳定地留住人,纺织服装也是易于城市相融的产业,更容易招到员工。根据去年的统计,宝德看到了可喜的成绩,相较于福建工厂,安徽宝德工厂大幅降低了综合成本,达到了预期目标,随着工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相信综合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新的特点,新的趋势,需要新的理念,新的做法。无疑,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已走在了前面,“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十大示范基地”等荣誉也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的高度肯定。下一步产业城将坚持现代化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平台,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合理配置上下游产业,在科学承接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