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相关信息
  •  
    张佩华:一手是教育,一手是科研
    作者:文|本刊记者 易芳 时间:2015-05-14 评论(0)
    教学成果出众的教师有很多,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的教师也在逐渐增加,但是能够将两者完美兼顾的就并不多见,而获得2014年度“纺织之光”教师特别奖的东华大学教授张佩华,正是这样一路走来。




    “我自己一直很喜欢教书这件事,所以一直没有放弃教学。”
    张佩华说得云淡风轻,而事实上,自1987年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来,她共开设出32学时及以上的本科教学课程9门,主持纺织工程专业《针织学》平台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达1000以上。她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好评;主持和参与市级教改项目5项,主编和参编教材9本,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和市级创新项目5项,获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4项;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53名;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和创新项目1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
    身为一名教师,张佩华曾经连续两次获得东华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个称号。
    “如果要给学生上好课,自己必须要对一个方面很精,只有自己很理解,才能够提炼出精华,将内容讲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张佩华很重视这些,平时会积累很多资料,做成教学PPT和动画编进课件。“对于学生来说,上课就不会感觉很累,也会喜欢上你的课。”
    张佩华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都留给学生,学生发给她的邮件也都会回复,对于这些细节,很多学生一直都记在心里。而可能就是这些点滴交流,便启发了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开启了今后更多的可能。“能够将学生引领上针织这条道路,我就感觉很有意义。”张佩华如是说。
    张佩华是家里的老大,从小便一直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连弟弟的家长会都是她去开的,可能也就此养成了照顾他人的性格。张佩华说,总觉得学生到她这里来学习就像她的孩子,爱护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是很自然的一种表达。
    而在近五年来,张佩华在科研领域获得的奖项更是多不胜数。包括2013年获中国纺织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负载金属离子杂化材料设计制备及功能纤维与制品开发,2010年获二等奖的高收缩睛毛粗针拉毛绒布的技术研究。三等奖中,有2013年的立体浮雕效果机织地毯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以及2012年的新型吸湿发热功能针织面料加工技术研究。
    荣誉面前,张佩华却说:“我觉得和更有高度的研究成果还有差距,对于专业领域新高度的攀升,还需要继续努力。”
    在产学研发展的大环境下,东华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也越来越多,张佩华的团队在与企业建立联系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的学生。“我也和学生讲,要尽量帮企业去完成一些他们想要做的事情,企业也会有很好的合作感受,再把资源回馈给我们。这也是一直保持良性循环的合作关系的方式。”
    教学与科研的全方位立体式无缝对接,似乎就是这样自然的在张佩华手里,实现了完美的平衡。
    说起一直以来带领团队研发项目,张佩华显得很谦虚,她说只是自己还不够强大,所以需要团队的合力协助,共同完成研究。以这种谦逊之心,肩负的其实是带领整个团队前行的重任,难怪熟悉张佩华的老师学生都说,她是一个外柔内韧的人。
    对于这一点,张佩华并没有否认。她微笑着这样说:“人是需要有点柔韧性的。”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